發新話題
打印

英特爾轉型

英特爾轉型

中美摩擦升溫,上週五全球股市出現小股災,最傷的是內地股市,上證綜指跌3.9%,內地創業板更大插超過6%,港股恆指跌2.2%,今天正式登場、由30隻科技股組成的恒指科技指數(港版納指)的幾隻重磅股如騰訊(0700)、阿里巴巴(9988)、美團點評(3690)和小米集團等都跌3.1%至5.3%不等。

去到歐洲,股市亦顯著下跌,其中德國股市跌2%,法國股市跌1.5%。跌浪去到美國,跌幅已經大大收窄,杜指跌182點,收報26469點,跌幅0.7%;標普500指數跌0.6%,收報3215點;納指跌0.9%,收報10363點。

美國於上週二突然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駐休士頓總領館,中國於上週五作出反擊,外交部宣佈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要總領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

路透引述一位瞭解情況的中國官員對稱,中美互撤領事館的舉措令雙方關係大幅度惡化,外交領域出現抗衡後,影響面將非常廣。這和單純的貿易戰不同的是,不會像那時通過中國向美國在貿易上讓步,向美國大量購買產品,就可能即刻扭轉局面。由於雙方的不信任感會長期持續,即便雙方暫停出招,也只能是關係緊張的暫停,短時間內難以取得關係突破。經貿領域可能再受影響。

據美國農業部上週四還表示,7月中旬美國玉米和大豆的周度出口銷售觸及數年高位,受益於中國的大規模採購。截至7月16日當周,中國訂購美國玉米196.7萬噸,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周玉米購買量。中國雖然繼續向美國「買買買」,但對正在破裂的關係,似乎無補於事。

上週五拖累美股的主要是科技股,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跌1.2%,領跌其餘10個板塊。FAANG和微軟幾大巨頭個別發展,變化不大,特斯拉則跌6.3%,失守1500美元,收1417美元。而上週五最搶眼球的是美國半導體龍頭之一的英特爾(Intel),暴跌16.2%,收報50.59美元。值得留意的是,英特爾剛公佈今年第二季業績,成績相當亮麗,受惠於其數據中心表現強勁,營收按年升20%,每股盈利亦按年升16%。而英特爾對今年的盈利預期亦不差,預計今年每股盈利4.85美元,和去年持平,只較美國疫情爆發前輕微下降3%。

而導致英特爾股價大插的原因是英特爾宣佈延遲推出7納米晶片大約6個月,另外,英特爾行政總裁Bob Swan於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尋求企業代工晶片可為英特爾帶來更大靈活性,若公司最終需要使用其他廠商的技術,便會啟動相關計劃並做好準備,暗示公司正考慮不再自行生產晶片,此舉將打破公司數十年集設計與生產於一體的傳統。目前,英特爾在美國的阿里桑那、馬薩諸塞和新黑西哥州等地都有設廠生產晶片。投行Cowen分析師Matt Ramsay表示,英特爾若找代工,將是半導體產業重大轉變,也象徵了英特爾為代表的時代落幕。市場估台積電日後可能會成為英特爾的代工廠,其ADR股價升近一成。

有分析指出,英特爾現價的市盈率只有9.3倍,而她的主要對手AMD,P/E則高達170.6倍,Nvidia 76.1倍,高通26.4倍,相對其他的科技股,亦低很多,微軟34.9倍,蘋果亦有29倍。有分析指英特爾論體質,足以應付大流行帶來的衝擊,但股價卻被狂踩。在市場「除科技股以外,什麼也不想要」的心態驅動下,「納指綜合恐懼-貪婪指標」(Nasdaq Composite Fear-Greed Indicator)2020年由歷史最低跌上歷史最高,英特爾的無端大跌,可能預兆著科技股的牛市將迎來一番顛簸。

不過英特爾的行為有其自己的邏輯,由於他現時身兼科技股及加工股兩種特色,如果將加工的部份放棄,英特爾就變成一隻純粹的科技股,理論上PE可以大幅提升,所以剝離晶片生產,應是走向純科技股的一個部署。另外中美的糾紛加劇,英特爾也要預備來自中國的採購將被禁止,如何節省成本以抵銷可能減少的收入,相信是轉型部署的一部份。

無論如何,英特爾此舉,也是顯示美國作為一個生產者的地位沒落,問題是如果轉為台積電加工晶片,究竟一定要在美國生產,抑或可以在其他地方生產了。


Share this: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