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譚紹興 - 投 資 學 堂

投資學堂:股價折讓大和黃更抵買

2009年12月30日 


昨日筆者在本欄以「跟超人買長實」為題,談到長江實業( 001)主席李嘉誠近期不斷增持長實的股份,粗略一計,由年初至今李超人已吸納了 2800多萬股長實,此乃 2006年至今,超人吸納長實股份數量最龐大的一年,基本上,大股東、管理層及其他相關人士這些對該企業的營運狀況最為熟悉的人士,以真金白銀從市場吸納其股份,乃是一個利好股價的重要因素。

昨日亦收到一些讀者的 email詢問可否亦一談和記黃埔( 013)?剛巧昨日在 TVB的節目中,伍嘉文兄亦問到長和系,並代筆者講了這隻藍燈籠和黃。已不記得在何時開始,市場的朋友逐漸以藍燈籠來戲稱和黃了,但仿似有幾次,確是當和黃飆升時便剛是大市到頂回落之時候。
翻查資料,筆者察覺李超人除了增持長實外,近期也有增持和黃,只是今年超人買和黃的時間較遲,直至 10月中才開始,其吸納的頻率相對沒有長實般密。粗略一計,在近 3個月李生合共增持了 1300萬餘股和黃,平均價大約在 50多元,而在 12月 23日,其增持的 170萬股大約在 49.70元,相信是今年(暫時)最平的一 Lot貨。


短期有望破悶局

整體上,若以價值投資法來衡量,則和黃較長實更加抵買,由於根據多間外資大行的預測,和黃的每股 NAV大約介乎 75-85元間,而以和黃昨日 51.10元收市價計算,和黃現時大約處於 30%以上的折讓,其股價與 NAV之折讓非旦較長實高,同時亦較不少洋行股之折讓大,現時不少洋行股及綜合企業股的股價與 NAV之折讓大約是 20%。此外,除 NAV折讓外,和黃的股價表現亦跑輸不少綜合企業股。

正如附圖乃和黃與太古 A( 019)、中信泰富( 267) 3股由年初至今之相互股價表現,從圖中可見在 5、 6月之前,這 3股份的走勢大致相若,隨後中信泰富率先起飛,大幅拋離二者,跟着太古 A也逐漸開車,惟和黃仍斯人獨憔悴,依然停滯不前,近日更一度跌破 50元水平。
筆者察覺近期漸有外資大行將和黃投資評級調高,而對其 3G業務也較為樂觀,相信有助和黃扭轉股價停滯不前之悶局。惟至於能否扭轉藍燈籠之指標作用,則不用多久便可知道。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傳推股指期貨 A股動力增強

2009年12月31日 


在 2009年最後的數個交易日,港股持續牛皮悶局,一連多日恒指均在 21000多點水平拉鋸,雖然昨日大市的成交略為增加,但仍只得 470多億元而已,相信不少基金大戶尚在假期中,估計後市要到下周才有較明確方向,惟提防明年初突然而來之沽盤。

相對於牛皮窄幅之港股,近數日內地股市特別亮麗,上證綜合指數非但連升 3日,更出現 3連陽之強勢(註:連升 3日,不一定會出現 3支陽燭),同時昨日滬深兩市之交投更增至 2500多億元人民幣,反映在年底時分仍有資金追入 A股,而昨日在本港買賣之安碩 A50中國( 2823)成交金額亦急增至 21億元,位列昨日十大成交金額榜的首位。

整體上,觸發昨日 A股飆升的其中一個因素便是內地市場「盛傳」國務院已批准推出股指期貨云云(註:僅是謠傳)。股指期貨大致上是類似本港的恒生指數期貨(即俗稱期指),乃國內的指數期貨。據內地市場估計股指期貨可能會以滬深 300指數作為首個指數期貨。假若猜測屬實則在本港上市的標智滬深 300指數 ETF( 2827)之交投量可能會因而增加,同時其股價也有機會間接受惠。


中資券商股逆市升

至於為何股指期貨推出會令 A股飆升,及 A50中國基金與滬深 300指數基金等也一同受惠?主因是據市場估計,當股指期貨推出時,誰人能事先持有一定數量的權重股(即重磅指數成份股),則在戰略方面便可左右股指期貨的升跌,情況正如大戶要舞動恒生指數期貨,亦要從幾隻重磅恒指成份股入手,所以近日明顯有資金流入多隻大市值的指數成份 A股。

至於哪些是滬深 300指數的重磅成份股?根據資料顯示,滬深 300指數的十大權重股分別為招行 A股、交行 A股、平保 A股、民行 A股、中信證券、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神華 A股、萬科 A股,以及北京銀行等 10隻 A股。

另一方面,股指期貨推出除了可令 A股短暫飆升外,亦會刺激國內股市之交投量,對國內證券行及其期貨業務有一定幫助,而昨日亦見在本港上市的光大控股( 165)、申銀萬國( 218)及第一上海( 227)等具國內背景的證券行相關股份逆市勁升,而在這些股份當中,筆者一向較看好光大控股,此點已在本欄多次談及。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今年首選鞍鋼及海螺

2010年01月04日 


在 2009年最後的兩個交易日,證監會及港交所( 388)仿似趕尾班車般,作最後衝刺,在年底分別推出證券市場無紙化諮詢文件,及俄羅斯聯合鋁業( Rusal)( 486)的招股文件。

基本上證券無紙化已是全球大趨勢,本港真是「行」得太慢了,仍記得在去年 3月滙豐控股( 005)進行世紀大供股時,由於筆者亦有參與供股,故印象份外深刻。當時滙控的供股權及供股的新股之上市日期,並非全球一致,而是本港滯後英國及美國數個工作天。

據當時有關方面的解釋,大概是基於英、美等地已實施證券無紙化,不用印製實物股票,而本港則尚未實施,故需要預留時間作印製股票及交收之用,因此其供股新股的上市時間便較英、美等地延遲了云云。

筆者估計隨着未來可能越來越多歐美企業來港上市,如上述的類似情況可能會再次出現,而本港確有必要盡早推出證券無紙化,與其他地區看齊。希望這情況不會出現在俄鋁身上。


港急須落實證券無紙化
 

證監會推出的證券無紙化諮詢文件僅是 40多頁,翻閱時並不太吃力,反而俄鋁的招股文件就真是厲害,招股書厚達 1100多頁,怪不得俄鋁只供大戶認購,相信一般小投資者未必有能力及耐性閱讀整份招股文件。在其招股書中便已列明:「本公司股份僅供熟悉投資事宜並有能力承擔投資損失的人士購買及買賣。」

在翻看俄鋁招股書的首數頁後,相信不少朋友已被其龐大之債務嚇怕,例如俄鋁剛在去年底完成 168億美元之債務重組,並將到期日延至 2013年,但在未來 10個月內,除非獲得延期,否則便須償還 Vnesheconombank( VEB)所提供的 45億美元貸款。

仍記得股神畢菲特曾指出,投資並非高台跳水,無必要向高難度挑戰。筆者察覺越高風險的企業,又並非越高回報的股份,風險與回報並非一致,既然如此,又何必自找麻煩!今年股市頗大機會由牛市一期進入牛市二期,而經濟復蘇的情況將會更為明顯。雖然在牛市二、三期,資源類股份表現相對較優,但仍要看企業的質素,故此在考慮資源股時,今年筆者會候低吸納鞍鋼股份( 347)及海螺水泥( 914)。尤其是國內汽車銷售持續強勁,相信對鋼鐵股有一定利好幫助。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股息再投資回報驚人

2010年01月05日 


在新年假期間,不少歐美的財經傳媒也總結過去 10年美國投資市場之情況,並從當中的失誤給投資者一些啟示。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資料顯示,過去 10年是美股歷來表現較差的 10年,好像參考美國標準普爾 500指數,美股單從點數來看,在這 10年下跌了 24%,即使包括期間派發的股息,美股在這 10年亦大約倒退了 10%,這尚未包括期間的通脹因素,假若計埋通脹,則這 10年美股的表現較 1930年代大蕭條時候更差!

至於總結這 10年的經驗而得出的啟示時,竟有數名基金經理不約而同地講出類似的股市危險訊號。很久以前在美國股市便已流行一句格言,就是當街上的擦鞋仔也跟你大談股市,並給你股票貼士時便須小心了。隨着時代變遷,街上的擦鞋童已買少見少,這句名言亦有所改變。多名基金經理指出,當常往買咖啡的咖啡店職員也跟你談股市,及給你股票貼士時,便須小心了,尤其是某間美國咖啡店,其準繩度更高!


股市慘跌切忌沽貨

理財及致富是需要同時從開源及節流兩方面入手,節流極之重要,故多份美國的理財刊物也談到投資者應盡早繳清信用卡的欠賬,這可省下最少 15%,是 A cert to beat the market。

另一方面,便是檢視持有的基金及強積金,看看當中是否有些管理費用過高的基金,假若有便要考慮更換一些收費較低的基金,切勿被某些「看似基金」而不是基金之月供計劃所誤導,因為當中可能收取極高昂的費用。

在過去 10年,美股有兩次較大的調整,分別在 2001-2003年及 2007-2009年間出現,投資者假若沒有在該兩次大調整時沽貨離場,情況相對較佳。美國投資達人 Peter Lynch常指出,投資者切勿在股市跌勢最慘烈時沽貨,因為隨後大都會為此而懊悔不已。

在長期投資來講,股息再投資( Dividend Reinvestment)起着極重要的效用,以美國 S& P 500指數基金為例,由 1926年至今,股價的上升只佔總回報的 2/3,其餘 1/3的回報是來自把收取的股息再投資在該基金內。好像由 1930-2007年,投資 1美元在 S& P 500指數的回報為 1元升值至 42美元,但若把股息再投資入去,則 1美元本金便升值至 1052美元,故可以揀的話,有股息的傳統基金之總回報往往較同類 ETF為佳。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美股今年有運行?

2010年01月06日 


昨日筆者在本欄以「股息再投資回報驚人」為題,談到股息再投資的重要性,並指出假若情況大致相若時,宜揀選傳統基金,其回報較 ETF為佳。昨日收到不少讀者的 email,問為何揀選傳統基金較 ETF為佳?今日不妨略為一談。

昨日講到,在長線投資中,股息再投資極為重要,由 1926年至 2007年,投資 1美元在 S& P 500指數,並將其間收取的股息即時投資於該指數內,則這 1美元的投資,最後便增至 1052美元,上升了 1051倍!可是投資者若將其間收取的股息拿走,沒有同時再投資於該指數內,則單靠股價上升,該 1美元的投資,到最後僅得 42美元,可見股息在投資的重要性。

現時市面上大部份的傳統開放型基金,也有提供收取股息( Dividend)或以基金單位代替股息的選擇,投資者若果選擇以基金單位代替股息,則無形中便已採用股息再投資的策略了( Dividend Reinvestment)。


升市機會達 86%


至於 ETF,由於現時市面上的 ETF大都沒有提供以股代息的服務,故投資者在收取到股息後,便要自行再投資於該 ETF,否則便不能達到以股息增加回報的功效。可是由於在本港買賣碎股的成本頗高,亦不太方便,尤其是不少網上股票交易系統,也沒有提供買賣碎股服務,因此投資者若希望將股息再投資於該 ETF,則需要待累積到一定股息,足夠買入一手( Lot) ETF,才能達到以股息再投資的效用。筆者察覺,不少朋友在收到股息後,往往會任由其存放在戶口中,沒有任何行動,平白浪費以股息增加回報之效用。

綜合來講,假若條件類似(如收費、回報),則揀選傳統基金,其長線回報(包括股息再投資)往往較同類的 ETF為佳。

美股道指在 2010年首個交易日勁升 155點,根據過去 40年的資料顯示,假若美股在該年首個交易上升,則全年會有不俗的表現。據美國研究機構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的研究,若 S& P 500指數在首個交易日上升逾 1%,則該年美股上升的機會高達 86%!前日 S& P 500指數上升了 1.6%,假若預測無誤,則今年美股應表現甚好,港股相信亦不會太差。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和電國際股民等放榜

2010年01月07日 


和記電訊國際( 2332)──筆者一向較少留意此股,反而長江實業( 001)及和記黃埔( 013)則常有研究。在上月底,筆者曾在 TVB的節目及本欄推介此兩股,至於和電國際,則由於近日先後收到多位傳媒朋友的來電詢問,才開始留意此股。

和電國際於今年首個交易日,只玩了半日便停牌,停牌前的收市價為 1.65元。據報道,其大股東和黃可能會提出全面收購,在這消息公佈後,筆者即時想到,當年和電國際以每股 6.01元招股上市,相對停牌前的 1.65元收市價,高出 2.64倍,驟眼一看,當年大股東以 6.01元賣畀你(招股價),現時「假若」以 2元多買番(全面收購),一出一入豈非每股淨賺 3、 4元,當年認購和電國際新股的投資者,豈非冇仇報?


全面收購價料約 2.50元

幸好翻查紀錄,察覺和電國際曾在 2007年 2月宣佈派發每股 6.75元特別股息;在 2008年 11月又宣佈派發每股 7元特別股息;另外,去年 3月,每股和電國際獲派發 1股和電香港( 215)。假若以昨日和電香港每股收市價 1.40元計算,則在和電國際招股上市時認購並持有至今的投資者,所獲的股份及股息,合共每股獲派發了相等於 15.15元的價值( 6.75+ 7+ 1.40= 15.15元),這已遠超於和電在 2004年的 6.01元招股價,看來長揸和電國際是一不俗之投資,最少較另一隻去年曾考慮私有化的電訊股電訊盈科( 008)為佳。

由於和電國際在早前已先後多次派發高股息,故投資者不宜再以其當年的 6.01元招股價作其可能收購價之參考了!根據資料顯示,和電去年出售了 50%以色列的 Partner Communications股權後,中銀國際估計和電國際持有大約 80億元現金,在扣減其他債項後,和電國際每股持有大約 1.10港元現金。

至於和電國際會否先分派持有的現金再進行私有化則未知,但早前未有全面收購消息時,多間外資大行對和電國際的估值大約介乎 2-2.50元間,以此推算,全面收購價可能亦大約是 2.50元左右,假若先行派股息後才私有化,則另當別論。相信不少持有和電國際的朋友,亦抱着等成績放榜的心情。

順帶一提,去年 3月和電香港亦是以介紹形式上市,上市時亦沒有甚麼驚天動地的情況出現,可見介紹形式上市並不一定會出現問題,反而真正問題是在監管機構及交易所身上!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企業報佳績 A股有支持

2010年01月08日 


近日大市回升,港股交投量已大為增加,前日更一度增加至逾 910多億元,為近期較大的單日成交。

筆者察覺港股不但成交上升,連沽空盤也暗地裏增加,前日的沽空金額急增至 51億多元。更有趣的是,近日被沽空的股份可謂百花齊放,不像過往只集中在一些藍籌、國企重磅股,好像前日,竟有 300隻股份被沽空,不少不見經傳的股份也成為空軍目標。可能是近期「沽空」較為普及化,多了一些投資者參與;又或投資者開始察覺沽輪、熊證等不及沽空好搵。

近日沽空金額較高的股份是安碩 A50中國基金( 2823),空軍由去年尾一直追沽至今年初,前日其沽空金額更急增至 4.3億多元,佔居榜首,可能是大戶看淡近日內地的股市。前日收市後,新華富時宣佈其系內指數之調整情況, A50加入兩隻新股,同時剔出兩隻,成份股數不變,依然是 50隻。

中國中冶 A股雖然將會被納入 A50成份股,但其 A股的股價並無太大反應弱勢依然,反而中國中冶 H股( 1618)忽然回升,不知是否與其 A股被納入 A50指數有關。

A50指數的變化不大,反而新華富時 25指數將有較大的比重調節,在本港上市的 ETF中,暫時僅有恒生新華富時 25指數基金( 2838)採用這指數,故相信其對大市之影響不會太大。


光控合理值 25元


近日 A50 ETF的沽空量急增,可能是市場短暫看淡 A股,但翻查資料,察覺 A股的形勢仍頗佳,據昨日中國證券報的資料顯示,在近期剛公佈業績的 633間國內上市公司中,有 404間企業(佔總數 64%)有不俗之增長,當中更有 238間企業的業績增幅逾 50%,可見去年國內企業之營運情況頗為理想,相信應可對內地股市有一定支持作用。

另一方面,於去年滬深兩地股市的每日平均成交量達 2000多億元,創出內地股的歷史平均成交量新高,以此推測,國內證券行的收入相信亦會水漲船高。昨日光大證券 A股亦公佈了首份上市業績,其盈利增長達 109%,反映 2009年是內地券商豐收的一年。至於持有 39.31%光大證券的光大控股( 165)也會受惠,若將光控的持股及業務分拆開逐件計數,則其合理估值達每股 25元,光控短期若逼近 20日線,是不錯的入貨水平。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股指期貨有利內銀估值提升

2010年01月11日 


近年市場流傳已久的股指期貨及「融資融券」終於亮綠燈了,上周國務院已原則上同意開展國內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及推出股指期貨品種。基本上,上周筆者已在本欄談及股指期貨,即是類似本港股市的恒生指數期貨(俗稱期指)的指數期貨合約。

至於融資融券,國內亦稱為證券信用交易,「融資」即是證券公司借款給客戶購買股票,到期時客戶便須償還本金及利息,有點兒類似本港以 Margin形式買股票。「融券」則是證券行將股票借給客戶作沽空之用( Short Selling),到期時客戶將股票償還給證券行並支付利息,即類似本港的借貨沽空。

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除了可進一步讓國內的證券市場與國際同業看齊,同時更促進國內證券公司的業務,對它們未來盈利增長幫助頗大,例如「融資」,早前便有本地證券行的老闆向筆者指出,除了客戶買賣股票的佣金收入,借 Margin給客戶買股票是證券公司其中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故融資、融券業務相信應可進一步提高國內證券行的盈利能力。


趁低吸交行及中行

此外,由於股指期貨涉及透過股票對冲期指之因素,故此亦會間接令股市的成交量增加。去年滬深兩市平均每日交投量已逾 2000億元人民幣,假若稍後股指期貨及融資、融券正式推出,相信未來滬深兩地的股市交投量肯定會大為增加。
整體上,筆者相信這 3種新產品對國內證券行最為有利,大家不妨候低吸納一些在本港上市而具國內證券業概念之股份,正如上周本欄提及的光大控股( 165)。

另一方面,近日國內多間證券公司亦有一個頗有趣的論點,就是股指期貨推出,最終可令國內銀行股的 A股估值上升。它們的論點是股指期貨可提高市場的效率,從而令估值相對偏低的板塊回歸至較合理水平。

由於現時國內銀行的 A股估值如 PE、 PB相對低於整體大市,呈現較大折讓,而股指期貨推出有望令銀行板塊回歸合理值,相信屆時本港的內銀股將會受惠。

基本上,筆者近日正等候交通銀行( 3328)及中國銀行( 3988)一旦宣佈融資方案後,便趁低吸納作中長線持有。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股指期貨出籠前買貨

2010年01月12日 


上周中國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內地股市開展融資融券試點,並推出股指期貨品種。

融資、融券、股指期貨這 3種產品,近日漸成為內地股市及本港股市的熱門話題之一,當中某內地證券行更有趣地指出,這 3項產品的推出,是內地股市的「成人禮」,標誌着中國證券業務開始步向成熟階段,是 A股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資料顯示,亞洲多個主要地區股市如香港、日本、台灣、南韓及印度等地,已先後推出了指數期貨,印度已是相對較遲推出,但亦已是 2000年的事了,中國不但比歐美股市遲,甚至遲過印度。

一般小投資者對指數期貨的短線炒賣功用較為熟悉,對不少機構投資者來講,期指確有其對冲風險之效用,並非只是用於炒賣圖利。當股市出現非理性上升或下跌時,投資者可透過買賣( Long或 Short)期指來平衡股價之風險。


買完要識得落車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在股市出現突發性下跌(如股災)時,有指數期貨的股市之跌幅,平均較沒有指數期貨的股市低,例如在前年全球金融海時,有指數期貨的地區股市平均下跌 47%,而沒有提供指數期貨的地區股市則平均下跌 63%,反映指數期貨有對冲風險、減少「單邊市」的毛病。

順帶講一個指數期貨有趣的現象,綜觀多個推出指數期貨的地區股市,筆者察覺不少股市皆出現一個先升後跌現象,即在準備推出股指期貨前,那些地區的股市普遍上揚,而在推出指數期貨後一段時間,卻出現某程度之下跌。

至於背後原因會否一如內地投資者所推測,大戶在股指期貨推出前預先買一些指數重磅股,作日後左右指數期貨之用,因而令股市上升,則暫難判斷,但假若國內股市一如其他地區般,在推出股指期貨前先行上升,則大家不妨買些安碩 A50中國基金( 2823)或標智滬深 300指數 ETF( 2827),博推出股指期貨之升浪,惟不要忘記落車時刻,否則便可能一場空。

據內地證券行之推測,股指期貨可能會以滬深 300指數作首個試點工具,可是頗為奇怪的是,近期滬深 300指數 ETF異常窄幅,明顯低於 A50 ETF,附圖可見,其保歷加通道已收窄多時,莫非是亢奮前的準備?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歐美富豪今年睇淡美元

2010年01月13日 


每年初,歐美各大財經傳媒也會訪問一些經濟學者、投資專家、分析員等,看他們如何預測該年的經濟情況及股市形勢。早前筆者曾在本欄談及,美國財經周刊《 Barron's》訪問了十多位投資專家,他們普遍看好今年上半年股市的形勢,有望再創新高,惟只是上半年而已,下半年則不大樂觀了!

湊巧的是,歐美專家的預測亦與國內十多間證券行之估計相近,內地的證券行普遍預期今年 A股將會是虎頭之年,在上半年有不俗表現。
在一眾 2010年的預測中,筆者感到,美國的財經刊物《 Forbes》較有新意,它訪問了 10位歐美家財逾 10億美元的富豪,看看他們怎樣預測 2010年的情況。順帶一提,去年訪問的 10位 10億富豪,頗一致地預測 2009年經濟復蘇,現時回望他們的預期也頗正確。

至於今年《 Forbes》訪問的 10位 10億富豪,他們對 2010年的經濟預期則略有分歧,不過他們普遍推測,美國聯儲局不會這麼快便調高利率,更重要是,他們估聯儲局的弱美元策略將會維持一段時間,不會在短期內入市支持美元。最有趣的是,這些億萬富豪中,不少是美國企業的老闆,從他們的言談中,察覺他們不但沒有對美元積弱感到憂慮,反而頗樂意見到美元維持弱勢。由此推測,美國商界可能會支持聯儲局的弱美元政策,故此,今年假若美元短暫反彈,相信是趁機買外幣的時候了。


巴西印度股市獲垂青

筆者首先候低吸納的自然是日圓,因為已 Plan了今年多次日本旅行;其次便是歐元,至於原因日後再談。

雖然今年訪問的 10位億萬富豪,他們對 2010年的預測略有分歧,但他們卻頗一致地看好黃金,不知這是否因他們看淡美元所致?

美滙指數自去年 11、 12月間在 74水平附近止跌回升,並一舉衝破 50及 100日線,近日開始在 77-78水平鞏固,暫時來講, 200日線( 79水平)將會是短期美滙指數較強阻力,假若稍後能進一步衝破,則不但對外滙有壓力,同時對近期勁升的股市也有一定影響。

從 10位億萬富豪的訪問中,察覺他們對中國股市在 2010年的情況並不大樂觀,可能是去年升得太厲害吧,反而頗為看好巴西及印度。大家若準備投資新興市場基金,不妨想想。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收銀根利大型內銀股

2010年01月14日 


中央經常在大家出其不意的時候突然出招,今次亦不例外,人民銀行在周二晚閃電宣佈調高存款準備金率 0.5厘,令市場為之錯愕,昨日港股亦因而急挫逾 500點!

說也奇怪,雖然人行突然出手,但期貨市場仿似早已聞到風聲,事緣在周一午後,期貨市場的 Trader忽然來電,表示期指盤路突然明朗化,並提議加倉沽貨,進一步造淡。可見在期貨市場打滾的朋友,觸覺份外敏銳。

人行已有一段頗長時間沒有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今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又再次帶給筆者不少「美好」的回憶!冇錯!真是美好的回憶。上次國內存款準備金率的上升周期大約在 2006年中展開,一直調升至 2008年中才告完結。那一段時間,人行先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合共 18次,在最初的 10餘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港股及內地股市皆是先小跌繼而大反彈,然後進一步飆升。

基本上,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初期,並不能阻止股市的上升,尤其是一眾內銀股,更出現大漲小回的走勢,往往是趁低吸納的良機。


工行建行有優勢

整體上,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反映中央已開始確認經濟正式擺脫困境,並逐步踏入經濟快速增長路途,其情況類似美國進入加息周期,聯儲局開始確認經濟復蘇之訊號。

大致上,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對一眾內地的大型銀行沒有太大影響,尤其是工商銀行( 1398)、建設銀行( 939)等貸存比率偏低、資金充裕的銀行。更重要是,參考在 2006、 2007年間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時,對內地的大型銀行之息差反而有利好效用(註:此點本欄當年曾多次談論,並非今日才講),特別是那些擁有大量資金可供同業拆借的銀行,主因是存款準備金的利率相對較同業拆借利率為高。
所以筆者認為,假若工行及建行稍後因存款準備金率上升而進一步大幅下挫,應是另一次趁低吸納良機,惟現時尚未到筆者的目標吸納水平,惟有繼續耐心等候。

原本中國銀行( 3988)亦不錯,可惜近期久不久便出現再融資的傳聞,即使沒有存款準備金的上調因素,中行亦已腳軟。故要買中行,倒不如在其再融資消息公佈後才考慮。

最後,一眾燃氣股仍能逆市上衝,走勢強勁,惟投資者宜留意落車位,以免錯過食胡時間。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 Google輸了股價賺了聲譽

2010年01月15日 


筆者投資美國股票多年,頗喜愛美國的科技股,微軟已持有多年,惟筆者卻從沒有投資 Google,主因是其 PE相對較高,同時又無股息派,更重要是其股價高逾 500美元一股,試問你又可買多少股?

Google前日突然宣佈可能撤出中國,雖然令其股價下跌,但同時亦令不少投資者對 Google的管理層大為改觀,尤其是其創辦人 Sergey Brin及 Larry Page,最終都能夠堅守其原則── 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故此今次 Google的行動可謂輸了股價卻賺得聲譽,這才更重要。筆者相信 Google是賺了!

Google在全球擁有數以萬計的股東,這些股東又會否基於未來盈利的因素而推翻 Brin及 Page的決定呢?答案是機會不大!
Google雖然是科技公司,但其股權架構卻有別於一般的美國高科技公司, Google的股權分為兩個 Class,分別為 A股及 B股,現時在美國 Nasdaq上市的 Google(代號為 Goog)之股份屬於 A股級別,每股有一個投票權。至於 Google B股則每股有 10個投票權,這些投票權較大的 B股則由管理層持有,更重要的是, Google B股並非公開買賣的上市股份,因此在 Google的控制權方面,可謂由其管理層牢牢把持。


靜候低位吸納


根據 Google的《 Letters from the Founders》(創辦人的公開信)中顯示, 3個創辦人 Schmidt、 Brin及 Page則合共持有 37.6%的控制權,若再加上其他管理層及董事,則合共持有約 58% Google的投票權。因此,單從股權分佈來看,持有 Google A股的基金經理等,相信不足以影響 Google管理層的決定。

基本上,這亦是 Google上市時之部署, Page及 Brin希望能完整控制 Google的營運方向及策略,投資者則只可分享盈利成果。
Google假若真的撤出中國,相信對其真正影響不會太大,現時 Google從中國而來的營業額大約介乎 3-6億美元,相對其全球 220多億美元的營業額,百分比不足 3%。流動電訊業務( Mobile eCommerce)才是 Google未來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市場估計,未來數年,來自這方面之營業額將高達 120億美元,故筆者會靜候 Google下跌時的吸納時機。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內地收銀根影響本港樓市?

2010年01月18日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突然調高國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 0.5%,由 15.5%增至 16%,這突如其來的行動,令內地及本港股市為之一震。
翻查資料,近年人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較長時期的一次,應是在 2006年至 2008年,當時人行先後 18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由 2006年 7月的 7.5%,調升至 2008年 6月的 17.5%,才終止那次漫長的存款準備金率上升周期。

隨後發生全球金融大海嘯,人行在 2008年 9月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先後 4次,由 17.5%下調至 15.5%,而在整個 2009年也沒有改動存款準備金率。

基本上,這一次人行再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其情況與 2006-2008那一次最大不同之處是存款準備金率的高低水平。在 2006年那一次是由 7.5%開始調升,今次則是由 15.5%開始,兩者的差距水平頗大。同時,在 2008年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至 17.5%,內地經濟已開始「頂唔住」,幾個月後,人行便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因此,綜觀過往的統計數據,筆者估計這次人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頻率將不會如 2006-2008年那次般漫長,相信上調至 17.5-18%便有可能停手,否則便有機會窒礙經濟增長之步伐,未必能達到「保八」之目標。


地產股與 H指走勢相近


綜觀過往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基本上內銀股之影響輕微,尤其是對大型銀行股反而利好,真正問題是哪間內銀股需要供股及再融資才更重要。仍是那一句:候低執些平貨,等機會買內銀股。

另一個有趣現象,就是人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及有加息機會,引致內銀股下跌,但奇怪是,連一眾本港的地產股也受拖累,多隻重磅藍籌地產股如長江實業( 001)、新鴻基地產( 016)及恒基地產( 012)等亦一同下挫。照理中國收緊銀根、有加息機會,並不是美國加息,不會影響本港的利率,對本港樓市應該沒有直接影響,而近日本港的地產市道交投仍頗暢旺,唯一間接影響是內地來港買樓的資金有可能因內地收緊銀根而放緩,未必可進一步推高本港的樓市。

附圖是 H股指數與新地及恒地在過去 12個月的走勢比較,從圖中可見這兩重磅地產股的走勢竟與 H指極之同步,某程度反映 H股竟然亦對本港地產股構成一定影響。以此推測,內地調高利率,相信也會對本港樓市有一定壓力。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中芯今年難扭虧為盈

2010年01月19日 


美國重磅銀行股 JP Morgan上周五公佈去年第 4季業績,將美國公司的業績期推至另一緊張時刻。

JP Morgan近年被美國投資市場視為美國最強的金融股,今次 JP Morgan的盈利雖然勁升 4倍多,超出市場預期,可惜其信用卡業務及按揭業務等仍處虧損階段,管理層預期今年這兩方面的業務尚未能扭轉困境。既然連最強的美國金融股亦如此,則本周將公佈業績的金融股如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及摩根史丹利等,可能也不會好到那裏,因而令上周美國金融股遭市場沽售,美股亦出現今年首次 3位數字之跌幅。

整體上,短期美股的走勢將頗視乎本周公佈業績的 IBM及 Wells Fargo銀行,在過往多次,此兩股份的業績皆有驚喜,令美股止跌回升。上周道指處於 10609點,仍高於去年底的收市價 10428點百餘點,假若美股捱至月底仍能高於此水平,則以「一月效應」來講,今年美股維持升勢之機會頗高。


企穩 0.69元方可再炒

上周美國重型半導體股 Intel公佈了不俗的業績,其管理層亦繼續看好今年半導體業的情況。
順帶一提,由於筆者常有投資 Intel,故頗留意其業績及管理層之觀點,察覺其管理層過往之預期頗準確,去年筆者便曾在本欄談及, Intel的管理層預期, Window 7的推出,對半導體業有頗大幫助,促使不少用家提升其個人電腦之硬件設備。

在 Intel強勁業績的帶動下,本港的中芯國際( 981)、晶門科技( 2878)及銀河半導體( 527)等半導體股也跟隨飆升,再加上「三網融合」也利好不少電訊、電子相關設備股,加速這些二三線股之炒風。

筆者自中芯在 2004年上市時便有留意此股,但卻從沒有投資此股,反而 Intel及 AMD則較常買賣,其間回報亦不俗,主因是這兩間美國半導體企業的管理層決斷明確,較令投資者信服。

去年 11月,中芯與台積電多年的訴訟官司達成和解,令其股價裂口上升,一度高見 0.69元,惟隨後股價再度掉頭回落。近日中芯重新升破該高位阻力,假若中芯能穩守 0.69元,後市再望進一步上試 0.80-0.90元區域,惟估計中芯在未來一年仍不能扭轉虧損局面,除非再有其他重大突破,否則炒炒算了。






Share this:

TOP

投資學堂:索羅斯東來時間啱啱好

2010年01月20日 


早前在香港電台「一桶金」節目中,好友方潤南兄問到,國際大炒家索羅斯計劃來本港設辦事處之背後原因是甚麼?

筆者早年也曾詢問了多位歐美基金經理們類似問題,記得數年前某美資基金公司來本港開設辦事處,可是該基金的客戶,大部份皆是歐美的機構投資者,故其來港設辦事處並非想「搵客」。

據這些基金經理指出,由於其基金主要投資於大中華區股市,他們在港除了方便作 Company visit及研究外,更方便「收風」!在過往有很多時候,個別國企股的消息,大都在國內傳出一段時間後,本港投資市場才逐步知悉,可謂已經是二手資料,而再進一步傳到歐美分分鐘可能已經是三四手的舊料了,實質用途已不大。所以在本港開設辦事處,有助監察國企股的動向。

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為了增強大客戶的信心,由於其基金專攻大中華區,若果在該地區連辦事處也沒有,則很難 sell他們在亞洲區的強項。


A50基金有沽壓


最有趣是某位年輕的英國投資經理,由於其公司嫌本港的租金及其他成本太貴,而改為設其研究部在泰國,反正該投資經理每周也如人球般穿梭不同亞洲地區,最搞笑是他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在每個地區也有女朋友,自然問題不大。像他這樣年輕而薪高的投資經理,身邊確不乏一些小明星、藝員之類,在其身旁團團轉。

索羅斯今次來港設辦事處,估計其目標應該不是港股,因為據聞 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他已被傳用 Three Dimension式衝擊港股,若果要來,應該一早就嚟咗,唔會等到咁遲!

索羅斯遲唔嚟、早唔嚟,偏偏在中國將推出股指期貨、融資融券這時刻才計劃來港,相信其焦點應該是每日交投量逾 2000多億元人民幣的內地股市。

基本上,近期內地股市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大,好像近日由亞洲區流走的資金,不少便是來自中國股份,尤其是個別 A股 ETF,筆者翻查資料,近期 A50中國基金( 2823)的贖回數量持續上升,正如在去年 11月 30日,其發行數量為 33.86億個單位,到了去年 12月 31日則降至 32.08億個單位,上周五更進一步減至 31.32億個單位,看來 A50有一定沽壓。




Share this: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