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東尼分析

機會顯現!

東尼日誌 東尼 2月25日 2011 年 機會顯現!

       不管原因為何,最近的賣股潮已令三個本地集團的價格跌過合理水平。 我明白以下我所展示的估值方法未必是各位常用的一種,但它的確符合我的選股原則,也能幫我發掘便宜的好股。 太古(19, 87)是個龐大的財團,比較難分析,其包括A股和B股在內的總市值為1,650億元。扣除長久以來業務波動較大的旗下資產,包括市值為340億元的國泰 (293)和150億元的港機工程(44)後,太古的淨值大概是1,160億元,而國泰和港機工程都是上市公司。 以太古的淨獲利作為基數,扣除航空業務利潤和不尋常獲利後,其買賣和物業發展的年利潤大概為170億元。 因此扣除航空業務後,以1,160億市值除以170億買賣和物業發展獲利,其市盈率實為6.8倍。 不過,1,160億元的市值其實還是低了點。即使它有350億負債,但光是物業資產價值本身就有1,400億元,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買賣、航運、消費等積存了幾十年的資產,現在都非常值錢。我的預測是,太古的物業至少值1,750億元,買賣資產值500億元,另外航空業務值250億元,減去350億負債則得出2,150億元的淨值,至少比目前水平高出30%。 接著就是恒基(12),其股價大概為50元,每股資產淨值為62元左右。它有著複雜的集團結構,因此同樣不容易分析,不過我們還是可以依靠數據來作出分析。 另一個為恒基估值的方法,就是通過分析其40%的中華煤氣(3)持股,一項不容忽視的上市資產。 減去持有的中華煤氣部分市值500億元,恒基的真實市值大概為580億元。扣除中華煤氣和其他旗下公司的獲利,再減除重估和少數權益獲利的影響,恒基的正常獲利大概為90億元。因此,以580億除以90億算,其市盈率其實低於7倍。 再進一步,如果我們將恒基持有的其他上市投資的市值也減去,包括44%的美麗華(71)持股、31%的香港小輪(50)、68%的恒基發展(97)和33%的陽光房地產信託基金(435),市值就會再減60億至520億,這樣一來市盈率就會低於6倍。 最後就是長江(1),這家最廣為人知的上市公司。 其53%的和黃(13)持股大概值2,100億元。而長江本身的市值為2,820億元,因此相減之下得出僅僅720億元市值。 扣除和黃的利潤,長江本身的年獲利可達120億元,因此市盈率實為6倍。這難道不是非常吸引嗎?這樣看來,長江簡直就是個全港市民的提款機呢。如果長江目前的價格是合理的話,將意味著和黃的股價必須從93元跌至60元。在3G業務大力發展的機遇面前,這有可能嗎? 請記得,香港的地產商普遍是不會對未出售物業或是發展中物業進行重估的,而這類資產卻往往佔了公司總業務資產的三分一。由於物業價格普遍上升,因此我認為地產發展商的資產淨值通常是被低估的。 我敢說目前的香港樓價真的被高估了。不過再分析房產公司後,我認為樓價也真的就值這個價錢。如果樓價下跌的話,我會重新進行分析的。 這就是了,三家被納入恒生指數的公司都被低估了。其他股份有類似的情況嗎?也許吧,不過我們要小心審視。不是什麼股都像這三者便宜得那麼明顯的。 除非獲利大幅下跌,或是股價上升50%,那麼這些股份才不算便宜。這在每十年裡可能出現一兩次,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卻又沒有哪個會有勇氣入市了。 獲利有可能大幅下跌嗎?2010年的獲利情況理想,2011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什麼影響香港經濟和樓價的負面消息。 最後,這些公司都有主要持有人回購股票的做法。這些都是非常理解公司業務的人士。可以說這招他們遲早會用的。 還是說我其實是錯的呢?難道我們正面對一場不可逆轉的股市下跌嗎? [ 本帖最後由 siuming 於 2011-3-3 15:04 編輯 ]


Share this:

TOP

  • 以清晰頭腦投資 東尼日誌 東尼 2月28日 2011 年


以清晰頭腦投資

「感謝上帝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而是感覺到力量、愛和一個清晰的頭腦」

上星期五我說過,以獲利與資產之比來看,有三隻恒指成分股的股價都偏低。

這不代表其他的35隻 恒指成分股和另外1,250隻股份都是便宜的。遠遠不是這樣。不過,如果長江(1)、恒地(12)和太古(19, 87)都是便宜,匯控(5)、中移動(941)和中石油(857)的股價是良機,內銀股被過度抛售的話,我想你大概也可以說市場整體是蠻便宜的。雖然未必 是十年一遇的非常低價,但如果你有資金和膽識的話,現在也不妨購入一些。不過,恒指已在18個月裡沒有多大升幅。

香港發展勢頭強勁,地產市場沒有轉弱的傾向,旅遊業、服務業、零售業的收入都在增長。而且政府盈餘多,人們生活水平提升都是有目共睹的。

香港的企業也相當穩健,它們普遍沒有太多負債,股本回報高,股息也比較多,市盈率較低。低利率說明對借款的依賴不高。

內地的樓市和銀行業也 許面對一些威脅,而且食物價格也在上升,因此利率還是要升的。現在資金比需求高,而且又有港幣美元的掛勾,因此我們目前只能接受低利率。對於香港銀行而 言,除非被迫吧,否則是不會主動提高利率的。而且即使香港的經濟狀況已經為加息準備好,但礙於跟美國貨幣政策的關係,本地銀行還是不能隨意加息的。

雖然有人認為香港已經不算是發展中經濟了,但它還是要面對一些新興經濟的危機。也許人們都要先看到內地富強起來,才會肯定香港。

香港的跛腳鴨政府對香港毫無建樹,不過自從97回歸後我們也就只能逆來順受。因此,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然港府作為全球最厲害的資本主義家,我們也不可能指責說它讓股價下跌了。

由於人們和公司的負債都非常低,借貸成本也相應減低,因此我們常常在飛往各處的航班上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消費者都有工作、有自信,跟最近爆發政治衝突的地區不能相比。

我常常說現在利率太低了,而且港幣美元的掛勾是有問題的,香港樓市成為投機的目標,因此樓價才會那麼高。因此,市場正擔心未來嗎?但為什麼只有我指出這些問題?人人都說現在情況良好,就連政府都這樣認為。

但是,股市經歷了18個月的平庸表現,反映出它還是戰戰兢兢的。再加上港元的加權貶值,情況就更差了。

我經歷過不少股市中期調整,但這次我感覺有點不一樣。這次的調整持續太久了,而且美國那邊又傳出不少反中的情緒,它似乎又有了跟中國對賭的本錢。

不過,我還是會堅守投資原則,且看各大公司的半年業績再作打算吧!


Share this:

TOP

  • 進取型組合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日 2011 年


進取型組合

過去一年無論是大股小股,股價都跌了不少,如今已經跌至一個非常便宜的水平。

因此,現在也是時候建 立一個較進取的組合。跟現在的組合不同的是,新的進取組合的投資年期大概是3年以內,有些買賣進出的交易成分,而且還算進可能的併購和重組行動。這些持股 都是好股,不過則未必長時間持有。基金資本為100萬港元,而只要某隻股票的股價達到適宜買入或賣出的水平時,我就會提示各位。所有交易都以當日收市價完 成。

我會先購入2,000股阿里巴巴(1688),然後伺機再多購入一些。

而下一個購買目標則是10,000股新濠(200),因為何老先生的分產情況對此公司的影響過大了。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也有上市,而資產淨值為7元的它,股價不過是5元。我對此感到滿意。

東尼的話

不要被匯控(5)和宏利(945)嚇怕。請以長綫目光看待它們,就會明白它們的股價始終會回復之前的光輝。它們未來兩年的獲利會回升,哪怕當中涉及撥備的減低和回撥。這讓它們有喘息的空間,而如果主要業務繼續好轉的話,股息更有望增加。

現在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信心減弱了,因此匯控和宏利似乎是艱難時期裡不錯的對沖選擇。

原有內地增長組合

有讀者說我們應該定時檢查組合的成分,我也認同這個說法。現在各股的獲利都上升了,而之前我就評價過思捷環球(330)令人鼓舞的中期業績和每股一元的派息。除了對個別股份獲利的評價,我還會在每季度末更新一次組合。
 
阿里巴巴

董事欺詐行為確實讓人錯愕。我們必須考慮到這些害群之馬對公司的長遠影響。他們必須被馬上解僱,而公司內的管治也許立即整頓,防止同類事情再發生。投資者必須面對此事件可能導致的損失。

阿里巴巴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它對事情的處理手法非常專業。其9個月獲利表現強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就會忘記這次事件了。就像中信泰富(267)般,一個全新的董事會和內部管治的改善,讓其股價翻了三倍。

我會利用這個機會趁低吸納,不過還會繼續關注這次事件的發展。

內地房地產

通過提高利率,限制銀行借貸活動就能阻止升勢嗎?香港在過去35年來屢試屢敗。我記得只有當政治力量過大的時候,市場才會出現崩盤,就如1982/4年間、1989年和1997年。

北京想阻止的,是一場 美國式的債市泡沫,因為這會嚴重衝擊樓價。他們也不想那麼快就將中國這輛快車停下來。我擔心的,是那些通過債市融資,並且付上8%至13%利息的公司。終 有一天它們的物業會推出市場。恒大地產(3333)和碧桂園(2007)就是承受巨大風險的房地產公司例子,另外我懷疑還有不少公司面對類似情況。

內地房產股買家要當心了!請購入較安全的選擇,得以安枕。

內地審計

在香港上市的A股和H股本來都需要由香港的審計師進行審計。現在有8所內地的會計師行都可以為香港公司進行審計。

暫時來講這還不算什麼。內地的會計師行既然已經得到港交所(388)的認可,而且應該是專業的,因此投資者不用太擔心。老實說,審計師就真的能提前察覺到賬目問題嗎?

沒有披露

沒有對外披露公司跟股價有關的敏感資料的公司(中信泰富?),其董事將會受到市場行為不當裁判處的民事起訴。另外,內幕交易更是刑事罪。這將對投資者起重大的保護作用,因此法案必定會通過。香港的全球地位,已經受到現存規例的漏洞威脅。

內地公司也不例外!

中東

人們最近都在談利比 亞、伊朗、沙地阿拉伯、也門、摩洛哥、土耳其等地,那麼為何不算上內地、印度、希臘和愛爾蘭等地呢?最近商品價格的上升應該只是曇花一現。牛市的終結總會 充滿極度樂觀情緒,熊市則剛好相反。這正正就是目前的狀況。現在趁股市下跌,請購買股票,並出售債券和商品。


Share this:

TOP

  • 讀者答問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2日 2011 年

讀者答問


我認為福和集團(923)正處於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我認為它前景不錯,你認為呢?


我傾向認同你的說法。

毛利率不錯,股本回報率高,負債比率低。這會是下一個恒安嗎?絕對有可能!

我喜歡在預期差勁的2009年後出現的反彈,但仍覺恒安可取,那麼為何多此一舉?


我閱讀你的專欄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想感謝你對股市的獨到見解。因此我想請教你一下。

我對新奧能源(2688)和國藥控股(1099)都感興趣,請問此二股長遠而言表現會怎樣?

請問你認為澳洲的QBE保險公司如何?其股價最近徘徊在17至18元,我認為這是個非常便宜的價格。你認為呢?

我也有持有澳盛、澳洲國民銀行、Harvey Norman控股和伍德賽德石油公司。我認為它們長遠而言都是很穩當的公司,不過我也有興趣投資在增長型股份。請問你的看法如何?
 

謝謝。

新奧能源(2688)自2002年以來表現非常不錯,但派息則不怎麼樣,而且雖然獲利上升了8年,但債務股本之比還是很高,這讓我感到奇怪。

國藥控股(1099)在過去3年裡也有好表現,儘管最近半年每股獲利增長下跌。其毛利空間也小,我也不懂得它們的產品為何。

它們都不是我最想投資的公司,不過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少量購入也無不可。

我認識QBE保險已有15年了,這是家由優質管理層打理的優質公司,但在金融危機裡差點倒閉。它的投資往績可謂不堪入目,不過保險業務和再保險業務則相當強勁,而且現價也便宜。

比起澳盛和國民銀行,我更喜歡澳洲聯邦銀行。我不喜歡Harvey Norman控股,因為現在消費者都債台高築,此股遲早會受到影響。

以長遠眼光看,伍德賽德石油公司股價其實挺便宜,不過當油價還是40美元時,其股價是18澳元,而現在油價已上升至90美元,因此42澳元的股價其實還說得過去。蜆殼公司的出手也是好消息,因市場不必左猜右想了。

問題是,你要知道伍德賽德石油公司的前景,就必須先知道液化天然氣的未來。


我想問問你,為什麼你說我的組合裡都是好股,但偏偏中國人壽(2628)不算呢?

請問你對中國人壽的看法為何?


我最近寫過一篇關於保險股的文章,當中列出了我不喜歡的股份,我尤其不喜歡內地保險公司。

簡單而言,內地保險股過度投資於A股市場、債市和其他資產,這就是它們向客戶索取高溢價的方法。

主要有兩點。它們更像交易者而不是投資者,我也無法得知它們的基金經理的能力有多少。回顧中人壽過去5年的回報,其實相當讓人失望。

現在如果我已經有投資在內地市場,又做足功課的話,我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幫我做同樣的事,因我知道長遠而言我會做得更好。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友邦則是個例外,這我已經詳述過了。比起平平穩穩的內地保險股,友邦已從高低起伏中漸漸獲得更多市佔率。雖然母公司先前有麻煩,但友邦自身的投資往績是非常強勁的。
 

我 有兩個簡單問題想請教一下。我發現最近恒安國際(1044)的股價從70元大跌至56元。我以63元購入了5,000股。我應該再以現價購入更多,來減少 我的平均成本嗎?不過,我不敢說是不是有什麼負面消息導致近期的股價下跌。另外,我最近想增持2,000股中移動(941),因為我喜歡它每年派息,而且 長綫前景不俗。唯一的隱憂是,比起幾年前,中移動的增長有放緩。我的想法好嗎?


是的,中移動增長確實放慢了,但股價與現金流之比不過是6倍,因此你絕對可以增持。

恒安正受到成本上升的壓力,這類公司尤其會受到木材原料價格影響。由於不容易將成本的上升轉嫁給顧客,因此毛利空間受打壓。不過成本價格時有升跌,其業務本身則是非常健康的。或許你可以再等一下業務公佈後再考慮要不要增持。


你之前說過,當別人都認為股市會上揚的時候,我們要小心行事,但當人們都戰戰兢兢的時候,我們就要果斷入市。那麼現在人人都認為香港股市在今年內會更上一層樓,請問我們是不是該謹慎點呢?


如果人們真的認為香港股市會上升的話,顯然它們並沒有投資其中。實際上香港股市已經停滯了13年了,因此人們與其投資股票,倒不如到麻將台和馬場碰碰運氣,又或者每天都進行買賣。這跟投資是不一樣的。

請嘗試了解這個概念。如果人們連續幾個月都對股市升勢喋喋不休,而且將血汗錢都放在股市裡,並且沒有進行頻繁買賣的話,我反倒認為這是危險的訊號。這跟本不是現況。而樓價在過去7年裡不斷上升,遠超於合理水平,正正是因為人們都信任樓市,這就是我所擔心的情況。

香港股市距離讓人人都盲目投資其中的日子還長著呢,如果那天真的來臨的話,我們就該馬上離場。

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現特有以下股份
939 買入@8.08
1299 買入@23.00
823 買入@23.70
2800 買入@24.50
差不多都是在高位入,請問今年第一季有機會返家鄉嗎?

有人估計今年底美國很有機會加息,到時樓市會下跌15-20%,你有何看法?

當分析樓市,很多時都提及供樓負擔指數,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要留意嗎?這些指數可從那裡獲得?


妳持有好些不錯的股份,它們會隨著年日上升,遠高於買入的成本,並且每年派息。

美國地產市場已經歷了艱難時期,下跌空間不多,儘管上升空間要待未售房屋存貨減少才能顯現,這也會隨著年日來臨,伴隨更多就業職位的創造。

全球各地的利率太低,而利率上升將促使人們投資更多於地產、股票、廠房設備等。現時不必太過憂慮利率上升。

香港情況不同。自 1985年起港元下跌後便已存在泡沫,而利率已太長時間處於太低水平。這終有一天會爆破,但我不知何時。一個400平方尺的單位售價400萬港元,然而港 人的平均年薪是30萬港元,所以樓價/薪酬之比超過13倍,那其實不應超過4-5倍。坦白說,我已盡力看過無數統計數字,但那幫助不大。當崩潰來到時,人 們便會知道,並且措手不及。


Share this:

TOP

  • 業績公佈(一)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3日 2011 年

業績公佈(一)

宏利(945)是家難以分析的公司,因其保險業務遍及加拿大、美國和亞洲,而且資產負債表難以讓人讀懂。

該公司聲稱,2010年第4季度業績創紀錄,不過當中包含了那麼多一次性項目,讓我感到懷疑。

儘管如此,算盡大幅度的商譽減值和前9個月的撇帳後,2010年整體錄得36億元的損失。股息為每股4元。

該公司的董事說5年之後,也就是2015年,盈利有望達到40億美元,相當於310億港元,僅僅比07年利潤高峰時低一點。如今每股股息從2007年的7.3元減至4元,但如果盈利表現真如董事們所說的話,那麼股息有望能重回7元的水平。

現在談談股價。在 2003至2007年盈利從90億元飆升至340億元這幾年間,市盈率大概徘徊在6.5倍至13被之間。以10倍的每股獲利算,假設每股獲利為17 元,17.8億的總股數,加上7元的股息,那麼2015年的股價則可望達到170元。如果市盈率為6.5倍的話就是110元,如果是13倍呢?就是221 元。

股價為221元的話,回報率則為3%。110元 - 6.4%,170元 - 4%。

根據董事們對2015年盈利的預測,我認為200元的股價(3.5%回報,市盈率11.8倍)是有可能的。這相當於43%的漲幅,而再算上4年間的股息的話,回報可達60%。這值得我們等待。這些董事們甚至低估了市場恢復的幅度。

這是不是個合理的預測?

如果是的話,我們可以預期股價會從目前的142元升至170元,甚至在2015年前達到221元。不然的話,我們就被套牢了,因為我還沒找到一個為它估值的聰明辦法。

簡單而言,就是我們要耐心等候,先把股息收下,再希望好事真的會實現吧。
 
我們都知道數碼通(315)最近的表現非常強勁,中期業績亮麗,發展全面。但其短期資產比短期負債還要少,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倒是有點害怕。我比較喜歡股價為5倍現金流的中移動(941)。

鷹君(41)又是另一隻少數人喜歡的股份,我不明白為何。其主席羅嘉瑞是創造價值的大師。將旗下擁有花旗銀行廣場和朗豪坊的冠君產業信託(2778)上市,在錄得利潤的同時減少了大量負債,就是其得意之作。現在鷹君的負債只是16億元,為股本的6%。

由於繁瑣的彙報準則,其2010年的業績變得較為複雜,不過稅前利潤比起去年還是從10億上升至13億,相當於每股2元,而今年派息則為5毫7,比去年的5毫2多。你覺得他吝嗇嗎?其實羅先生對錢財的重視程度,才是現今投資者們應該珍惜的。

12至13倍的市盈 率,說明其股價還不算很便宜,不過其細節卻訴說著別樣的故事。用冠君目前的股價在加上其他資產的帳面值,其內在資產價格為每股46元。請留意,雖然用了數 以百萬的錢來翻新酒店,但這些酒店的價值都未被重估。因此,其真實內在價值可能比46元還要高,也許大概是50元吧,也就是說現股價其實便宜了一半。

羅先生對現狀當然不會感到太開心,不過他會想辦法糾正錯誤的。這有可能是通過併購、資產重組甚至是回購股份。這對他的家族背景和鷹君的實力而言不是問題。他不僅是個心臟科醫生,還是個數學家。

至少你也能持有一家有著優質物業、且在內地有著多家豪華酒店和公寓的公司。

如果股價大跌的話,請各位務必留意鷹君。

中電(2)的長綫投資者應該感到高興,因為股價上升了,股息也袋袋平安。2010年表現大致跟去年相同,不過每股獲利上升了7%。但如果稅率還是12%的話,其實核心業務收益是下跌的。

債務淨值為660億元,相當於股本的80%,對於電力公司而言算是正常。

中電的業務在過去10年裡已延伸至東南亞、中國、澳洲、印度、台灣等地。由於營業地區和個別地區表現的多樣性,因此不可能預測未來盈利。風力、核能等領域未來都有發展空間,毋庸置疑。

我認為中電還是有能力的。不過,如果我是評級機構的話,我會小心留意中電,因為它的債務正上升,而且現金流難以評估。

15倍的市盈率和4%的回報尚算可以,不過還不是最好吧。


Share this:

TOP

  • 進取組合買貨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4日 2011 年

進取組合買貨

胡應湘先生的合和實業 (54)得人喜歡,過去11年裡一直都能提高每股獲利,除了2009外。不過其複雜的結構和業務,遍及道路收費、租務、酒店、飲食、能源、房地產等領域。 這倒讓我不感興趣。世界已經前進,但香港的公司還不了解。你不可能做每件事都做得好,倒不如專注一樣,精益求精。

如果撇除一次性收入和重估收益的話,其2010年稅後收入大概是8億元,相當於每股稍微少於1元,而4%股息率也很合理。

投資者可以得到的,是有經驗的管理層和有著13億現金的公司。

胡先生你真好。對於合和我就談到這裡吧。

我希望巴菲特可以評價一下友邦保險(1299)截至2010年11月30日的年利潤。他對人壽公司的認識是我望塵莫及的。

友邦通過在港上市,刻意跟母公司AIG保持距離,而美國政府所持有的三分一持股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就會轉讓。實際上它必須通過賣股來償還美國納稅人。

友邦的潛在價值上升了18%,每股獲利升50%,新業務也發展淩厲。股東資本從47億元升至196億元,資產總值達1,080億元。

友邦在亞洲的業務已經有超過90年歷史了,而且足跡遍及15個國家,當中最重要的市場為香港、泰國和新加坡。不過,內地市場才是真正的瑰寶,作為唯一授權的海外人壽公司,而且跟工行(1398)有合作關係的友邦,定必能在內地有一番作為。

友邦2011年的重心,是加強營銷渠道、改善生産力,並且轉型為更靈活更以客為尊的公司。這對投資者是一大喜訊。

友邦在15個地區中全資持有著業務的有14個,在當中6個是業內龍頭,同時還是亞太區內最大型的獨立上市人壽公司。沒有少數持股的複雜性。

該公司幾乎沒有負債,償付比率為337%,相當於法定水平的3倍有多,非常健康。股本回報率達15%,這讓友邦在美國危機時候的表現變得讓人驚艷。

其市值為320億美元,相當於股東資本1.7倍,內在價值的1.3倍,因此即使增長前景不俗,但股價還不算很便宜。我相信巴菲特或是工行將會購入美國政府的持股,然後進而收購整家公司。屆時收購價將必定高於每股22元。

黃志祥先生將信和(83)建立成一家非常了不起的地產大行,業務涉獵內地、香港和新加坡的酒店、租務、房地產和投資領域。

他是出了名的原意承擔 風險,當中不少決定都為他帶來了豐厚回報,主要因為亞洲市場樓市的暢旺。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當年他以3億的極低價購入了現時力寶中心坐落的地皮。當時就連 所有的地產大亨都覺得該地皮不值這個價錢。後來黃先生重新發展了該地,並以高價轉售於商人Alan Bond,後來再轉售給力寶。

這就是我希望看見的地產公司行政總裁。他很懂得如何脫離險境,就如1987年股市崩盤之後。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半年重估前盈利為24億元,每股4毫5。而在2011年這數字可能會上升至8毫至8毫5,市盈率大概為17倍,帳面價值跟股價相約。

不過,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11%的負債比率說明該公司狀況非常健康,而去年11月集資了50億元後,淨負債降至110億元。當時配股價為16.75元,比現價高了20%。

第二,其酒店物業價值沒有重估,而信和的地產業務價值升跌對集團而言影響還是很大的。

第三,價值240億元的發展中物業,肯定比成本要高得多。240億元相當於股東資本的三分一,相當龐大。

因此,信和的每股價格應該要超過14元的帳面值,達到18元左右的水平。如果股價跌至10-12元範圍的話,就是購入的好時機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0年年底為止,信和的土地儲備達到4,100萬平方尺,當中三分二屬於住宅發展項目,四分一屬於供出租物業。而當中的2,500萬平方尺,也就是60%,是在內地的,因此信和也算是隻挺便宜且風險較低的內房股。

808對於中國人而言是個幸運數字,不過我卻建議各位要當心!同樣地各位務必留意任何由香港大型房地產公司上市的信託基金,因為它們的資產都是劣質而且無人想要的那些。唯一例外的是先前由政府持有但管理不善的領匯(823),如今私有化後質素已提升不少。

泓富產業信託(808)於2010年只賺了9,500萬元,2009年更只得8,700萬元。如果你有看它的報表的話,會發現它根本無法達到外界對其獲利2.12億元甚至2.7億元的期望。這主要是因為2010年的物業重估達到6.7億元,2009年則為4.05億元。

在過去兩年租金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為何該集團旗下遍佈香港的7座普通工商大廈會錄得9億元的重估呢?相比它們都已經走過了輝煌的時候,而且吸引力將漸漸減少。

管理層在減去管理費用和利息成本之前就說要派息1毫1,這不光有可能是非法的,更是愚笨的!它為了讓回報率看來更吸引,就貿然派息,但實際上根本無息可派!你會將某些未出售的香港物業留給子女嗎?

9,500萬元的利潤不過是60億資產裡的1.6%,而17億元的債務則意味著萬一市場形勢轉壞,它很可能會失去吸引力。

我不明白為什麼在香港樓市上升的同時,其2010年平均每尺租金竟然從2009年的14.92元跌至14.67元。如果說樓市出現調整又會怎樣呢?

我希望這個例子能告訴大家,回報率其實也可以說謊。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三)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7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三)

「簡單就是成功的秘方」

今天是第三次分析2010年的公司業績了。我的分析不可能完全準確,不過我敢說,只要多留意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就能避免大量損失 -- 不少本港投資者都經歷過的情況。

新世界發展(17)的投資者多年來都要承受持股價值的下跌。難怪它的市盈率那麼低,而且股價還只有每股資產的40%。
 
截 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半年業績平平,稅後利潤再減去重估價值大概為32.5億,去年同期則為40億,另外派息也不怎麼樣。淨負債為330億元,股 東權益則為940億,35%的比率是不錯的。截至2011年6月止的年利潤大概可達60億元,而9倍市盈率對它來講還算高了點。租金收益只佔收入的5%, 因此新世界發展比較難抵擋市場情況轉壞。複雜的企業架構和沒有重心的管理層都減低了它的吸引力。

股市裡那麼多大魚,幹嗎還要費時尋找呢?

我一直都有懷疑超大現代農業(682)是否高估了生物資產和預繳地皮溢價,從而提高利潤。去年其估計從10元跌至5元,說明了一些問題。收益、現金、毛利空間、股票回購等,看上去都沒什麼問題。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半年盈利上升了13%,多得9月時集資了5.56億美元,外加2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和3.56億元的股票。8.1元的換股價已經比現在的5元為高。

我發現在2010年後半年裡,超大共發行了6,700萬期權,而前半年則更有9,100萬。這實在太多了。這40億人民幣到底會被怎麼用?是的,必然是跟擴張有關,但之前募集的20億應該已經絕對足夠。

由於對總值240億元資產中的110億感到懷疑,因此我唯有不買這家看上去非常優質、專門進行農務、種植蔬菜和飼養家畜的公司。
 
雖然盛傳新鴻基地產(16)可能要集資,但我們絕不能無視這家公司。

去除物業重估後,2010年後半年淨利潤上升了60%,至104億元。淨租金收入上升了16%,之後當400萬平方尺單位完成後,收入會更多。每股股息9毫5,比去年的8毫5多。

4,200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當中三分二是用作出租用的,另外的則供銷售。另在新界地鐵沿綫上,它還有2,600萬平方尺的農業用地,將會被轉化為可用地。這些因素都會令新地大大受惠。

在內地,新地的土地儲備是驚人的8,700萬平方尺,當中550萬平方尺會被發展為高級商場,另外72%會被發展成高級住宅和公寓,另外23%被發展為一級商場、酒店和辦公室。

淨負債為470億,只是2,810億股本的17%。可供出售或發展中物業,還有尚未被重估的物業總值超過1,000億,也就是說這藍籌股的股價跟帳面價值已經差不多了。這不常見!

我有兩個看法。
 
如果它真的要通過發股集資的話,那麼就以供股價或更低的價錢購入它。這一招萬試萬靈。另外,我想新地或要賣些資產,也許會有內地公司出價購買。

恒生(11)在過去幾十年裡都是我的愛股,但其2010年業績讓我不得不審視一下我的策略。

盈利上升14%至 150億元,當中不少是因為減值撥備的減少,依我看,盈利增長不過是3%左右吧。每股5.2元的股息不變,是意料之內。以19.2億的股數、每股獲利 7.8元、市盈率16倍、4%回報率、股本回報23%和股價帳面值3.4倍的數字來看,我相信它的潛力其實並不高。

首先,雖然貸款存款比從2009年的54%升至69%,但由於息差收窄,加上營運成本上升了8%,因此其實並沒有讓盈利怎麼受惠。而且這已經差不多是恒生有史以來貸款水平最高的時候,我想貸款還能繼續增加多少來維持獲利水平嗎?

貸款額增加了1,280億元,至4,730億元,但存款卻只增加了470億元。當中的短缺來自債券和交易資產各400億元的出售。

有趣的是,恒生有大概15%的收入是來自內地業務的,當中13%來自13個內地城市的38家分行業務。

另外,恒生的各項比率、流動性、一級資本、資本充足比率全都大幅下跌了,原因是它對興業銀行進行22億元人民幣的供股,另外業務風險也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何恒生不減少股息?因它要提高各項會阻礙盈利增長的財務比率。

最後,我不認為它的成本在2011年會怎麼下跌,除非它要關閉部分分行吧,不過這不太可能。恒生的成本效益還挺高,成本收入之比為33.7%,匯控(5)則為52.5%。所以,它的成本還有下降的空間嗎?

我不認為恒生能有什麼驚喜。我甚至比較傾向購入匯控、渣打(2888)和內銀股。我要看到成本下跌、風險下跌和財務比率改善,才會再考慮恒生。


Share this:

TOP

  • 匯控,又是平平的一年?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8日 2011 年


匯控,又是平平的一年?

匯控(5)的管理層可不這麼認為。他們似乎對2010年的表現很滿意。我也承認他們做對了一些事情。不過,事實上他們的計劃還面對暗湧。

首先,我們要記得,匯控在2010年的貸款達9,580億美元,相當於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得到1,200港元。匯控2%的每年貸款回報,怎麼說都是不錯的。

稅前利潤從70億美元升至190億美元,當中128億的所謂「獲利」是由於減值撥備的下降。然而,正常業務收益沒有怎麼增長,也算是意料之內。

2011年的撥備可能 會從140億減少至90億。每股獲利有望能從2010年的7毫3上升至2011年的1.1元,再至2010年的1.35元。每股股息可望從3毫6升至5毫 5,再至6毫8,這跟它派息率為40%至60%的政策相符。以90元股價算,市盈率為10.5倍,2011年回報率4.7%。2012年市盈率則為8.6 倍,回報率5.9倍。請不要搞錯,匯控確實在恢復,不過也許要多年才能重回之前的水平。我會解釋一下。

雖然美國業務受到重創,但影響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最終盈利會恢復正常。

交易資產和可供出售資產總數額達到4,200億美元,淨額為1,200億美元,資產質量也許都不怎麼樣。我們說不準,在2010年底進行撥備的匯控也說不清。證券和各種資產價格都是由市場定的。持有資產的年期可能是30年。這些資產都有虧損的風險,但我們不能得知。

我對恒生(11)同樣 失望,因為營運成本佔收入的百分比,上升了10%,至55.2%。我一直認為40%是合理水平。我知道匯控主席歐志華對現在的成本結構很不滿意,因此來年 他大概要對它大力整頓了。成本下降1%,就意味著匯控剩下了3.8億,相當於利潤的2%。如果他在未來6年裡,每年都能將成本壓低2%的話,就能在 2016年省下50億元,相當於每股2毫8美元,或是2.2港元。

匯控作為經歷了金融風暴後還能存活下來的西方銀行,但存款額只增加了7%至1.2萬億元,讓我感到擔憂。貸款增長勢頭還盛,因此貸存比率達到了80%。一級資本、核心資產等都超過了最低要求,因此我想只要存款繼續增加,貸款額也會有增無減。不過貸款越多,風險也越高!

對於股東資本從 1,280億元升至1,480億元,淨股本回報達到9.5%,我感到驚喜,因為這對一家正在恢復的大銀行而言相當不錯。2.45萬億資產背後的槓桿比率也 從2009年的18.6倍跌至16.5倍。扣除資產負債衍生品等,槓桿比率更跌至10倍。2011年的股東資本可望升至1,600億元,2012年升至 1,800億元,因此以2011年1.1元每股獲利,和2012年1.35元的每股獲利算,兩年的股東資本回報分別為12.7%和14%。

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美國匯控,這個問題多多的地方。
 
2010 年稅前虧損,扣除價格重估和商譽的改變後,是37億美元,比去年的57億美元少,不算是什麼進步,因為貸款業務損失也不過從97億美元跌至62億美元罷 了。匯控在美國有34,000名員工,因此我不認為匯控會關閉當地業務。匯控在當地的資產大概為660億元,但實際上聘用10,000名員工其實已經足 夠,每名員工平均660萬元。如果其他人都能裁員瘦身,為什麼匯控不能?

總資產從2006年的1,550億元跌至2010年的760億元。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和房貸額也從2006年的1,390億元跌至660億元。2010年的前進步伐還不夠。

對於要翻閱一份397頁的年報,我感到相當沮喪,當中一些會計項目經常出現,一些則曇花一現。想要比較2009年和2010年的年報簡直就是噩夢,除非它將非核心業務出售,否則匯控的年報會繼續那麼複雜難明。

我希望通過另一個方法,來證明我認為匯控便宜的看法是對的。我將它分拆成較基本的部分來評核它的內在價值。簡單而言,就是看看它在6個地區的銀行業務收入,再加上它的長綫投資。
 
讓我們看看2010年12月31日的簡略資產負債表。

資產方面,交易買賣資 產達1,200億元,顧客貸款9,580億元,金融投資4,000億元。後者中恒生銀行投資大概佔63%(相當於1,500億元)、18%來自平安保險 (2318)(相當於500億元)、18%來自交行(3328)(相當於400億元)、8%來自上海商業銀行(相當於50億元)、還有別的投資達 1,550億元。總資產為14,780億美元。

顧客存款達12,280億元,加上其他負債1,020億元,總共13,300億元,加上1,480億元的股東資本,等於14,780億元,跟上述一樣。

除了價值4,000億元的金融投資外,我還有留意6個地區的正常收益。美國可以無視,因為它總會帶來虧損,後來再通過獲利或勾銷來補償。美國業務的價值也會在來年增加,屆時將會是錦上添花。

拉丁美洲為匯控帶來18億元的利潤。我以15倍計算,該業務大概值270億元。這數字未來可能會升至400億元。


Share this:

TOP

  • 讀者答問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9日 2011 年

讀者答問


我在7.5買了30000股宏霸(802)!但現在股價只有2.3左右!眞不知如何是好…
真有點擔心?還有中聯能源(346),我是在0.88股價買,現擁有50000股!仍繼續持有否…
請指教大師。


宏霸數碼(802)是家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少於10億港元。即使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中期盈利由每股1.55跌至1.35,這反映市盈率仍為1倍。我還有甚麼可說?這是個我不能回答的問題,因我並不瞭解其產品。

無負債、經營利潤率20%及股本回報率20%。

若我真能瞭解它,並且符合我的投資考慮,那麼我會不惜一切,賣屋賣股、四出借貸也在所不計,儘量買入其股份。但是不能這樣做,因為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我會留意2010年的末期業績及報告。

中聯能源(346)相對較大,約有42億,無負債。但聚氨酯業務、燃料、石油/燃氣開採沒有多大啟發性,亦不能帶來信心。在這樣的市場,這樣的股票充斥著沽盤,因投機者紛紛逃跑。

理論上,隨著油價升至105美元,中聯能源應該造好,然而在整體的負面氣氛中,即使中石化和中石油亦持續下跌,它們可能只是被投資者盲目沽貨的對象,而非中國最大的石油/燃氣公司。

所以,我也不知給予甚麼意見,除了假如你所持有的公司真的有其價值,最終必定得以反映。


我是你的忠實讀者,好多謝你給我們信心去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希望真的可以慢慢克服了內心的矛盾。然而用平常心同耐心去等收成的來臨。

我自己很喜歡人和商業(1387),但它的股價在高位一直下滑,請你可不可以給我一些對1387的看法呢?


謝謝,你肯定可以受惠於價值投資,投資在獨樹一幟、獨占鼇頭的公司。

人和商業(1387)似乎就是如此。

在2006至2009年,每股盈利由2仙增加至25仙,股息亦增加,而經營利潤率更是難以置信的110%,股本回報率40%。地下商場的營運商能否持續地有這表現?

現在,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中期盈利下跌了82%,有點震驚。我暫時找不到背後原因,但我承諾會檢視2010年全年業績,並於華富財經發表。

記得假如公司的長遠前景優良,那麼股價下跌時風險便會減少。


Isaac師傅:你好,很喜愛你的專欄,使我受益不淺。我現在只持有100000股669創科,請你給我意見,是否應該賣出部份,換購其他股份作組合去減低風險。我想要不超過8隻股票,可以嗎?


謝謝。

不錯,8隻股票沒有問題,但嘗試將現金價值更平均地攤分,令各自的比重不多於20%。這樣可以減低風險。

創科在未來25年的表現應該不錯。其美國大客戶Home Depot最近公佈了優秀的業績,顯示房屋改善正在穩定增長。不過,若你想涉足別的股份,亦無不可,但要趁跌市還在時才去投資。不要太過刻意地去估計時機,因為很多時都難以預計,最終當股價在暴升時才慌忙買入。


艾薩師父: 您好!過往我是一亇胡亂的投資者,自從拜讀您的日誌後才驚覺這態度要改正。多謝您把我引入正途,很佩服閣下對投資市場的見解,更難得是讀者因您的耐心指導 而變得踏實。我現在學習看公司資料,請指教現金流的重要性及怎樣評定這公司的現金流。請用一間公司的現金流量來說明。謝謝!


謝謝你的分享和鼓勵。你必記得我已這樣做有30多年了,而我也是個執業會計師,所以就像我的第二本能一般,對你來說由於不太熟練,故遠較困難。

盈利和現金流頗不相同。盈利是扣除資產折舊後所得出的,而現金流則為公司期內的現金流入減去流出,所以若公司購買資產,不是從盈利扣除,而是加入被折舊的資產當中。股息屬於現金流項目而非盈利。

類似地當有銷售時,它被納入銷售中,其成本被納入購買中,無論是何時收取或支付,因此這些被計入盈利中。但在現金流裡,其真實的收取/支付被納入帳目中。

理論上,資本/資產購買前的現金流應該多於純利,因為折舊不會影響現金流,它亦顯示公司是否在妥善地運用資本(放貸、存貨、現金、銀行貸款)。

所以,若中移動的純利為100,其資本開支前的經營現金流為200,可見公司何等強勁,當然是假設它不會耗盡所有現金購買資產。

從經營現金流的角度看,即公司的真正運作機器,就是扣除資本開支、股息和稅項,但餘下的應該還有盈餘,可供公司將來使用。

在業績報告中,所有公司都要呈交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

希望這些對你會有幫助,若果還有甚麼需要可以通知我。


艾薩師傅,您好,本人欲知道為何內房股中,您對瑞房(272)特別喜愛,除了對此公司管理有信心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另813和688對比的評價如何,請指教。


我喜歡瑞安房地產,是基於其訂價能力及上海和鄰近地區項目的質素。他們在中國地產市場擁有30年經驗,而負債比率亦僅為頗低的30%。

其現有的土地儲備可供接近8年之用,這些將會成為優質的商業/零售發展項目,可供租賃及出售,令我想起25年前的新鴻基地產。


我是你的忠實讀者。 請問您對美國經濟有何看法? 房地產會逐步見底回升嗎? 您可以推薦些美國房地產基金嗎? 謝謝。


謝謝你。

美國經濟已有跡象見底回升,但仍面對一些問題,如高赤字和失業。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亦將下降,而投資者又會擔心新的問題。

地產市道已經開始復甦,但非全面。存貨正在下跌,建造房屋數目只有50萬,相較高峰期為200萬,亦要150萬的需求來配合。所以,不錯復甦將會持續,但未來加息或會構成少許衝擊。

我真的不曉得美國市場的地產股,但在澳洲市場的WDC和Wetfield擁有高槓桿於零售商場,並且是美國市場中非常活躍的參與者。它們的現價為3年前的一半。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四)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0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四)

我不是商品方面的專家,但我敢說中國鋁業(2600)必然面臨大問題。

1,210億元人民幣 的銷售,左減右減後,竟然只剩下7.78億元的獲利,毛利空間甚至不到1%,主要是因為鋁價大幅上升。負債也從560億元升至600億元,短期債務也比短 期資產多出140億元。現在股東權益為520億元,市值為1,000億元,槓桿比例為115%,股價是2010年每股獲利的126倍,荒謬至極。

如果沒有那8.2億元其他收入和獲利的話,也許它甚至會虧損。

2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成本,受到34億元營運獲利的擔保。在2011和2012年利率預期上升的時候,有著600億淨負債的中鋁很可能會損失慘重。如果銷售和毛利率不改善的話,也許很快它的利息支出就會比營運收益高。

現在它每股獲利為6仙,股息1仙,以7.6元的股價算,幾乎無回報可言。

價值為220億元的存貨,平均周轉期為66日,但實際上30日就已經很多了,故為此進行撥備的可能也非常高。

也許我的說法有錯漏,但我真的不明白為何還有人會沖著其2010年的業績而購股。

如果你想投機在商品上,沒問題,但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除非我真的錯過什麼驚天大消息,而且該消息還能瞬間改變中鋁的狀況?否則真的沒有理由購入它。

我甚至懷疑中鋁能否存活下去,也許審計師和管理層都刻意保持緘默。我也知道借錢給中鋁的銀行們也許很久都無法收回借款。

對於讓中鋁投資者失望,我感到抱歉。我只想將我真正的想法寫出來。

太平洋航運 (2343)是個有趣的投機對象。其2010年每股獲利為4毫2,相比起07年的2.34元、08年的1.88元和09年的4毫6都低,每股股息從去年的 2毫3跌至目前的2毫1。三年來的每股股息從1.2元跌至7毫6,再至2毫3,再至2毫1,說明了航運業是多麼艱難。不過太平洋航運的管理層深明這個道 理,也願意跟投資者共同進退。

10倍市盈率和4.6%的回報,對於一家處於經濟周期低點的公司而言實在非常不錯。派息也不過是公司收益的一半,現金流的四分一,而現金流也達到利潤的兩倍。這是個很好的兆頭,未來也許它就要轉陀了。

以19億股計算,4.6元股價相當於90億元市值。管理該公司的都是聰明人,但又能怎樣扭轉股價從07/08年下跌88%的形勢呢?當時聰明的董事們就以1.05億元回購了3.3%可兌換債券,並以較便宜的、價值2.3美元的1.75%利率債券代替。

其淨負債為1.56億 美元,現金為2.29億元,當中包括5.23億元的購買船隻資本支出和2010年1.99億元的現金流入。股東權益高達15.4億元,槓桿比率大概是 10%,不過該公司未來將會購入4.41億元的船隻,2011至2015年間會增購20艘船隻作運貨之用,因此槓桿大概會上升。

強勁的營運現金流當然能讓該公司重上正軌。其市值為90億元,淨資產為120億元,當中有25%的落差。船隻的記賬是以成本減去減值,頗為保守,而且沒有重新估值所帶來的獲利。
 
太平洋航運在時世不算好的時候購入船隻,當中以大型貨運船為主,而這市場剛好是表現一直不錯的一個。目前擁有184艘船隻的它,在擴張船隊後,將擁有200艘船隻。
 
船主的日子不好過,甚至要倒貼來養船。不過這種情況不可能維持太久,我想2012年就會出現逆轉。現在人心惶惶的時候,就是購入船運股的好時機。

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們正在低位,而只要時機成熟獲利就能重回之前的水平。這是遲早要發生的。
 
太平洋航運的管理層準備了一份簡單、但有著重要資料的年報,而且措辭非常謹慎合理。

除了知道金沙中國(1928)的行政總裁和創始人S Adelson在不久前陷入了資金麻煩外,我們對該集團也沒什麼可以評價。作為拉斯維加斯的頂級賭場,它跟永利、MGM等都平起平坐。
 
隨著對內地到澳門「遊客」的管制被移除,澳門和拉斯維加斯的賭業收入都破了紀錄。

2010年澳門旅客量 達到2,500萬,2003年時不過是1,200萬,即使它在2015年前再翻倍至5,000萬我也不會感到驚奇。金沙正打算投放大量資金去改善現有的四 項物業,包括澳門威尼斯人、澳門金沙、澳門百利宮和澳門四季酒店。金沙的管理層非常出色,而且它還能錄得大量的現金流以償還債務。

2010年業績預示了良好的賭場能有什麼作為。盈利為6.66億美元,幾乎是09年的3倍,營運現金流為13億元,當中涉及3.47億元資本支出,並償還債務8.5億,令債務減少至13.1億元,相當於股東權益的30%。

2011年利潤可增加 50%至10億美元,現金流甚至能翻倍。假設資本支出增加至6億的話,那麼今年年底它就能償還所有債務。屆時股東權益則為55億美元,股本回報率達 20%,2011年每股預期獲利為19元,股價達現金流的11倍。照它的擴張藍圖來看,未來5年都未必會派息。金沙建得越多,現金流就越多,債務也能更快 被償還。賭業股幾年之內都不會出現飽和。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五)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1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五)

進取組合購入
考慮到華爾街昨晚急挫,基於中國貿易赤字、華爾街及沙地阿拉伯的週末局勢,我希望香港會有雙倍反應。因此我們按週五收市價為進取組合加碼如下:
5k 新濠 (200)
400 匯豐(5)
2k 阿里巴巴(1688)
5k 太平洋航運(2343)
3k 國泰 (293)
8k Soho中國(410)

2011年3月11日

我發現中信泰富(267)的報表比匯控(5)更複雜。

想分析一家有過去的公司,並不是那麼容易。新管理層更好嗎?還是只是在延續舊管理層的作風?我覺得新的管理層也只能承傳本來的處事風格,因此整體業務計劃沒有大改動。無論新管理層有多好,人們都會以一些不是由他們買入的資產來評估其表現。

兩年前,中信泰富因澳元負債對沖錯誤而損失了20億美元。我們都以為它已上了沉重一課。原來不是!其報表上出現了一大堆高風險產品、槓桿、外匯、現金流對沖等難以理解的項目。它們什麼時候才有時間做些正經事?

我完全不相信它的盈利表現。

首先,盈利中包含了非業務收益。另外,它將30億元利息當中的75%資產化了,實在太多。

2010年89億元的淨利潤是歷來第二高。扣除非經常性獲利、重估、未實現獲利和出售資產所得後,為41億元。2009年則為42億元。至於2010年中扣減的4億元利息資產,也比2009年多。

一些公司(如中信泰富)選擇將利率資產化,而不是直接當成支出處理,根本說不通。因為除了為項目發展而融資外,它在平常營運中也會進行借貸。它在2010年的負債比2009年還高,因此利息肯定更高。這種充大資產和利潤的做法是我不能認同的。

比起2009年,每股獲利其實不是增加了50%,實際上每股經常獲利從1.15元跌至1.12元,而不是報表說的2.44元(2009年為1.63元)。我有數據支持。

這是中信泰富一個真實的形勢轉變,因此投資者必須緊密留意。

其他在香港和內地上市的公司都有提供每股經常獲利這個指標,因此中信泰富也應該這樣做。它避開這個做法,反倒讓我對它的報表起疑。

調整後的股本回報率是 6.4%而不是14%,而2009年該數據則為7.6%。股價為21元的它,市盈率應該為18倍,4毫5的股息相當於2%的回報。淨負債從440億元升至 580億元,負債比率為85%,2009年為75%,而不是所說的46%比42%。中信集團持有中信泰富58%的股權,而作為中信集團的主席,常先生應該 認真探討這個問題。

在2010年底,中信泰富突然需要140億元的資金,因此負債大概會增加至650億元左右,而4.5%的利率也比先前的3.8%為高,因此利息支出大概等於30億元,基本上沒什麼獲利空間可言。它喜歡怎麼將利息資產化也好,但支付利息的時候始終會反映在現金流上。

也就是說中信泰富所謂的「史上第二高利潤」也產生了「史上第三低派息」。
 
中信泰富需要繼續通過出售物業、鐵礦和資產等,才能避免債務繼續增加。

之前被出售的資產如國泰(293)/大昌行(1828),後來的價值都節節上升,而中信泰富則繼續開發它的鐵礦。還記得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個礦場就是一個騙子所擁有的一個大洞。

我認為SOHO中國(410)的業績則更好,也比中信泰富的更加透明。

重估前的每股經常獲利為6毫7,去年則為6毫2,但稅項也從23億人民幣上升至49億人民幣,而土地升值則從去年的11億升至30億。這相當於57%比40%的比例。到底內地打著什麼算盤?這種稅收水平完全是想打壓該行業,最終發展商也許會轉往其他業務。
 
扣除土地稅的話,每股獲利為1.27元人民幣(1.45元),算上土地稅的話則為0.67元人民幣(0.78元)。因此股價為6元的它,市盈率為8倍,如果你不認為稅項支出會維持的話,市盈率甚至只有4倍。全年股息可望達3毫,回報為5%。
 
銷售翻倍至180億元人民幣,但銷售成本亦然。不過其他行政成本只是增加了5000萬至3.58億,不算多。毛利空間為51%,去年為52%。
 
淨 現金為109億元人民幣,去年則為22億元。短期資產價值380億元,是短期負債的兩倍,而發展中物業尚有187億元的重估空間,因此對未來獲利會有貢 獻。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銷售存款為67億元,去年則為53億元,說明需求的上升,2011年銷售額也有望能上升。
 
淨股東資本為192億元,去年則為172億元,因此這裡包括稅務支出的股本回報率為20.7%,不包括稅務支出的話則為37%。
 
這家在北京和上海有業務的公司,在2010年6月至10月期間用62億元購入了4幅地皮。SOHO知道商業物業的發展空間不大,因此轉而發展零售和租務業務,囤積投資物業以獲取穩定的現金流和降低稅項。它正尋求風險較低的平衡性業務方式。我認為這是一步好棋。
 
且看它的淨資產:51.88億股乘以股價6元,等於310億元。

股東權益為19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20億元。發展中物業和可出售物業價值188億人民幣,而且還有30%的溢價空間未被實現,相當於66億元。因此真正股東權益為220億元加66億元,相當於286億元。

因此每股淨資產為5.5元,比6元的股價稍低。我對此不感到驚奇,因為經過10年的經驗,它也囤積了一定的商譽。

你會現在購買還是等可兌換債券持有人用5.6元行使的時候才買?我建議現在先買一點,然後如果股價再跌的話就再買一點。

這讓我想到瑞安房地產(272)。它的回報率亦為5%,不過股價比每股資產淨值低30%。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六)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4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六)

比亞迪最新消息

比亞迪(1211)出 現問題。毛利率下跌,資產負債表岌岌可危,淨負債上升接近人民幣120億元,儘管經營現金流30億相對120億,表示負債比率為60%,故並無派息,相較 去年為38仙。120億大部份用作購買物業、廠房、設備、土地租約、資產等,將要一段時間才見回報。截至31/12/10,再有人民幣70億元的鎖定資 本。存貨由44億升至65億。

大部份負債為短期,於12個月後到期,進一步的A股發行延至2011年9月。

已發行股本合共14.82億A股及7.93億H股,故市值750億港元,而我也不知為何。

有人將要出手襄助,可能是中國政府,以配合潔淨能源的政策,或是巴菲特,但不會是我或我的客戶。

「會計噩夢」

為什麼在同一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用不同方法編制財務報表呢?有些公司為了掩飾自己的弱點,而刻意將利潤和資產放大,掩人耳目。

公司們常常提供錯誤的 債務和股本數據,將利息支出資產化並算進所謂的「發展中項目」,而如果核心獲利不甚可觀的話,就索性不明確指出。核心獲利就是常規業務獲利,而不包括其它 一次性、不尋常的獲利,如資產價值重估所得、資產出售、金融工具價值變動等帶來的收益。核心獲利才是評價一家公司的真正指標,除非它明確表明自己的主要業 務是「資產買賣」吧。

港鐵(66)在這方面則做得很好,而由Roger Moss帶領的管理層作風穩健,值得信賴。香港的繁榮穩定也帶動港鐵發展。
 
不 過星期五談論過的中信泰富(267),則剛好相反。它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根本是一種創作。50%的每股獲利上升,實際上是2.4%的下跌,股本回報說是 14%,實際上只是7%,而負債比率也不是聲稱的85%,其實只有46%。「史上第二高利潤」竟然導致「史上第三低派息」。這是個什麼道理呢?

中國鋁業(2600)並沒有明顯擺弄數據,但它的「持續經營」假設也不很站得住腳。其淨資產超過600億元人民幣,負債比率達到120%,因此2011年盈利很可能不夠清還利息。我想這應該會引起核數師的注意?

再談港鐵。它有著香港政府的全力支持,也能以優惠價獲得地皮,有著最好的發展團隊而且還能贏得海外工程合約,包括內地、澳洲、瑞典等國家,儘管那些工程未必有本土工程那麼賺錢。

我對其2010年年報沒有任何問題,這簡直是投資界裡的寶石。它在站內站外的物業都已完全租出,而且位置優越,因此租賃業務必定能持續增長。負債比率為12%,而在1982年港鐵剛成立時,此比率是250%。當時政府以3.88元股價配股,回想起來實在是一份厚禮。

香港市場面對最大的危險,不是所謂的牛熊市,而是董事和高級行政人員可能觸犯的詐騙、盜竊等不誠實行為。香港的核數師在花言巧語的董事面前根本毫無還擊之力。

我分析過SOHO中國(410)和瑞安房地產(272)這兩個內地發展商,它們對我而言都是好股,因為報表清晰,管理層素質也高。不過土地價格的上升和發展商所要承受的稅項卻也不好受,甚至會導致公司倒閉的問題。

以SOHO為例,以87億元利潤算的正常應繳稅額為21.5億,相當於25%。另外土地稅30億,又會將最高稅率提升至59%。這到底是內地自己的主意,還是想複製西方國家60年代的鬧劇?

諸如BHP、RIO、VALE之流的能源大鰐,在過去10年裡都見證產品價格的飛速上升。但它們需要給特別稅嗎?澳洲政府提出徵收特別稅的聲音未落,當地的能源業就已經群情洶湧,起來抗爭了。
 
那麼為何內地政府偏要跟發展商過不去?增加的稅收,發展商只能將之轉嫁給買家,有些發展商甚至會因此倒閉。這值得嗎?

如果內地政府用這種方法對付發展商的話,那麼以後對於不跟從其思想的公司,也許還會重施故技。電力和能源業現在已無法完全將成本上升轉嫁給用家了。而如果牛奶零售商決定每罐牛奶加價1毫的話,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會成真了。

我認為目前商品市場的災難,跟內地對能源的瘋狂需求有著密切關係。我不要聽到藉口。我認為內地一方面想要大力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則用利率、儲備、房產等的打壓措施來刹車。它們需要認真重新思考。

也許看淡者是對的,不過理由卻不對。內地政府魯莽的行為,也許才會是讓股市大跌的原因。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七)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5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七)

如日本保險公司需要在環球沽售包括中港的股票,買、買、買,因它們被迫套現,孤注一擲。對不起,我並非核子物理學家,但這種機會不是每天都有。

匯控(5)正承受著股東的壓力。我想它不單要退出英國和美國的業務,就連歐洲的業務也要重新想想,而且還要減低成本。2010年作為經營艱難的一年,成本不光不應該上升,而是應該被壓低至少10%。光是成本的減低就能讓每股獲利增加3元。

匯控還算有減省成本的空間,但恒生(11)和渣打(2888)則不太可行。匯控的潛能也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釋放出來,但歐志華似乎處於最好的位置來帶領匯控了。他強調要為股東創造價值,雖然這句話遲來了15年,但卻是我們都希望聽見的。

如果匯控尚未知道下一 步該怎麼走的話,也許它可以先回購25%的股票,或是以每股25元的價錢退回部分資本給股東,畢竟如果將匯控業務分拆來算的話,它的股票價值遠遠超過85 元,也許該是140元左右吧。以上行動會將目前1,480億美元的股東權益中的500億美元抽取出來。如果它之後需要集資的話,隨時都可以做到。
 
匯控可以考慮出售13%的恒生持股,這會為它帶來300億元的收益,同時仍能維持控股地位。另外也可考慮出售價值800億元的交行(3328)股權。這相當於150億美元的收益,另外還有一些可供出售的資產。

現在整個市場都在議論紛紛!它必須做點事情。
 
我們可以通過旺旺(151),這個出產奶製品、小食等產品的巨人,看出通脹帶來的影響。在銷售額上升31%的同時,毛利率下降了2%。稅率為19%,去年則為14%,不算過分。
 
旺旺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很好,令每股獲利從2.37美仙升至2.71美仙,股息則從每股2.1仙升至2.25仙。稅前每股利潤增加23%才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而不是稅後每股利潤增加14%這一環,畢竟稅率也從13%大升至19%。

資產負債表上反映股東資本上升了1億美元,至8.96億美元,股本回報為43%。存貨和應付帳款為銷售額的20%,比2009年17%稍差,不過相對還是低。我分析過的其他公司在這方面的數據為50%。

淨現金從8,700萬美元跌至2.61億元,主要是因為添置了價值1.5億元的固定資產。3.8億元的現金流非常強勁,容許它在2011年再購入資產和派股息的情況底下,仍然能將淨現金提升到4億元。

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銷售額,我認為2011年其銷售額有望能增長25%至31%,而2011年作為商品價格的分水嶺,我將整體毛利率從38%調低至36%,如此一來營運收益則為10億美元,比先前的8.45億美元多。
 
假設分銷和行政成本從4.48億元上升至4.75億元,稅率從19%升至22%,那麼每股獲利則相當於3.4美仙,上升25%。每股股息則為獲利的80%,或2.7美仙。到2012年時,獲利率應該能恢復至40%至42%。

因此以港幣算,6.3元的股價大概是2011年每股獲利的24倍,回報率為3.3%,對於一家每年增長25%的公司而言不算貴。

港機工程(44)是其中一塊瑰寶,這家有著60年光煇歷史的公司一直不受人注意。我還記得當時我以20元購股,後來在100元的時候賣了,不過沒有回購,因為完全忘記了此股。

港機工程的光輝歲月似乎已經過去,因為未來幾年的經營狀況都比較艱難,而且資產負債表又顯示出10億元的固定資產購入支出。不過它幾乎沒有負債,而且持續地派息(2010年每股派息為2.1元),因此它還是家可靠、穩定的老公司。

而廈門太古飛機工程的投資也是好的舉動,不過該投資可能需要多年才能有明顯回報。港機工程比其他人都熟悉這個行業,因此我想利潤會來得更快。

太古持有港機工程的75%股權。如果國泰(293)和中航(753)真的合併的話,太古可以將港機工程賣給兩者的結合體,屆時將會獲得可觀收益。
 
最後,內地終於承認未來5年經濟增長會放緩至7%左右,另外將有4,500萬個新職位和消費者。我對此消息感到高興,因為未來都不需要無謂的緊縮政策了。
 
隨著中東局勢的進程,我們可以預期金屬、煤和油價會下跌。另外,人民幣兌美元也有望從6.57元升至6元,也就是說人民幣比港元值錢30%,這是個香港經濟上的羞恥。


Share this:

TOP

  • 讀者答問 (附組合更新)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6日 2011 年

讀者答問(附組合更新)

進取組合買入

港股下挫仍未完結,或許在上海、中東還有拋售、孖展沽貨、日本有壞消息傳出。我會在今天起,落下撤銷前有效的指示,直至我取消或落實為止。

買入1000 國泰           $18.08
買入2000 友邦            $22.05
買入2000友邦            $21.10
買入4000 Soho中國   $5.52
買入2000 恒基            $42.80
買入2000 金沙中國    $15.20


Isaac 你好,我持有著上海實業控股(363)(佔30%)、越秀地產(123)、遠洋地產(3377)、中國動向(3818)、波斯登(3998)(佔 20%)、新意網集團(8008)(佔10%)、嘉華國際(173)、信星集團(1170)、通天酒業(389)和匯銀家電(1280)。請問你認為這些 都是長線股嗎?現在我的組合價格已經下跌了10%,那麼我需要轉持其他股份嗎?謝謝回答!


謝謝你的提問。

你不賣股的話,就不會虧損。因此我建議你繼續持有這個組合至少5年,也不用太擔心市場波動。

我對越秀地產、新意網集團、嘉華國際和信星集團感覺不很好,因為它們的規模都不大,而且歷史也顯示著它們很高的波動性。

我在2010年9月30日建立了一個組合,雖然所有股份的價格都下跌了,但其實都是好股。你不妨可以參考一下,看看有沒有合你新意的股份?


最近,普遍股價都下跌,因此我想問問你對華潤創業(291)的看法。這是隻好的增長股嗎?


是的,最近股市確實出現下挫。

華潤創業往績非常不錯,現已成為一家食物和地產公司了。這是個不容易估值的集團,就像太古一樣。

它的低毛利率和股本回報都說明它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股份。如果你覺得它的股價合理的話,沒問題,但市面上確實還有不少便宜股可供考慮。

對我而言,這不是核心持股。


請問你能評價一下內地房地產股的投資價值嗎?比方說遠洋地產(3377)和SOHO中國(410)?我們該如何根據公司的負債比率、現金流、估價帳面值比等的比例來找到好股?謝謝解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看來我得寫一本書才行。不過你確實問對了問題。

首先你要想想內地房地產市場在未來30年內會否蓬勃發展,而我的答案是:會的。

另外,你要明白樓市是有週期性的,而現在內地政府著手打壓樓市的時候,確實會讓情況艱難些。

第三,要避免負債比率超過40%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常發行8%債券的公司。負債比率可以通過將債務減去現金,再除以股東權益來算出。

另外要多買租務強勁的地產公司,因為這樣一來公司的收入就不會有大起伏。

然後要留意管理層的素質,還有公司的歷史和往績。

帳面值和資產淨值應該不能相差太遠,因為地產公司需要一直重估自己物業的價值,但不包括存貨和發展中物業。這也會令資產淨值增加。

SOHO中國和遠洋地產的過往股價波動都很大,因此我太欣賞。

不過就帳面看,SOHO中國似乎比較好一點。它的派息不少,負債比率為45%,遠洋地產則為74%,而且它的毛利率較高,21%的股本回報也比遠洋地產的8%強。

兩者的市值都大概是290億元,不過6年前幾乎都是零。為什麼不考慮新鴻基、太古或是瑞安呢?它們的風險都較低,但同時也有內地業務。

不過如果你願意承受風險的話,那麼可以買少量SOHO中國和遠洋地產,因為如果市場趨勢好的話,它們表現都會相當不錯。


我打算以現價投資30,000美元於美國股市。根據你的推薦,你認為投資5,000美元到以下各一股份是好的中長線投資嗎?

PowerShares納斯達克指數基金 (科技業)
啄木鳥 (建造業)
星巴克/麥當勞 (飲食業)
P&G (醫療消費股)
河南眾品(農業)
沃爾瑪(家用消費業)
 
你也提過其他如可樂、黑石、蘋果和谷歌等的股份,不過我希望能將持股分散在不同行業。
 

謝 謝你對自己的信心,不過你要明白我對美國股市沒有太多研究。我的推薦往往都是隨心所至,也有出錯的可能。你選啄木鳥、PowerShares納斯達克指數 基金和P&G都是好股。不過其他的我都不認識,除了星巴克這股價翻了4倍的股份。由於不同原因,沃爾瑪一直都有落後,因此我會選擇其他股份,尤其 是市場出現阻力時。


在我的組合 裡,佔比重最大的是中移動(941)和匯控(5)。兩者都是我的最愛。對我而言,匯控股價已接近低位,往後會月復一月地恢復,不過中移動的股價卻已經停滯 了18個月。兩隻股份的股息都相當不錯。我想問的是,我應否減少匯控的持股,而增加中移動的持股?最後,我用盡了剩餘的資金購入友邦保險(1299),不 過它最近幾個月的表現都不怎麼樣。長遠而言它值得持有嗎?
謝謝回答!


謝謝。
 
我認為你可不動匯控和中移動,因為兩者的表現都會改善,而且派息也高。
 
實際上友邦的股價已比數月前的上市價高了不少。你需要耐心等待,看看美國政府會如何在9個月間處理手上的30%持股,然後再留意盈利情況等。

我也在追隨它的表現,一有消息就會跟大家探討。
 

你能評價一下思捷環球(330)最近半年的財政表現嗎?為什麼它的「公司、服務、採購和其他」業務的表現持續不好?


在之後的專欄裡我會詳細分析它的報表。

其實在2010年下半年艱難的營運環境裡,它的表現已算不錯。批發業務的下挫已經減少,而雖然投資在新店鋪和技術的支出不斷,但現金流還是強勁。


你好!請問你能評價一下信和置業(83)和中海油(883)碼?謝謝。


中海油有著政府支撐,未來很多年都會繼續增長。當然了,因為不同原因,比方説石油產量的多少,都會影響它每年的表現,不過長遠而言持有此股是錯不了的。
 
信和是個挺進取的發展商,而且業務包括酒店、商住樓宇和物業租貸。由於由新加坡家族經營,因此在香港它的名聲不算高。還是那句話,長綫持有沒問題,不過要小心香港樓市下跌帶來的影響。


Share this:

TOP

  • 業績回顧(七) 東尼日誌 東尼 3月15日 2011 年

業績回顧(七)

如日本保險公司需要在環球沽售包括中港的股票,買、買、買,因它們被迫套現,孤注一擲。對不起,我並非核子物理學家,但這種機會不是每天都有。

匯控(5)正承受著股東的壓力。我想它不單要退出英國和美國的業務,就連歐洲的業務也要重新想想,而且還要減低成本。2010年作為經營艱難的一年,成本不光不應該上升,而是應該被壓低至少10%。光是成本的減低就能讓每股獲利增加3元。

匯控還算有減省成本的空間,但恒生(11)和渣打(2888)則不太可行。匯控的潛能也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釋放出來,但歐志華似乎處於最好的位置來帶領匯控了。他強調要為股東創造價值,雖然這句話遲來了15年,但卻是我們都希望聽見的。

如果匯控尚未知道下一 步該怎麼走的話,也許它可以先回購25%的股票,或是以每股25元的價錢退回部分資本給股東,畢竟如果將匯控業務分拆來算的話,它的股票價值遠遠超過85 元,也許該是140元左右吧。以上行動會將目前1,480億美元的股東權益中的500億美元抽取出來。如果它之後需要集資的話,隨時都可以做到。
 
匯控可以考慮出售13%的恒生持股,這會為它帶來300億元的收益,同時仍能維持控股地位。另外也可考慮出售價值800億元的交行(3328)股權。這相當於150億美元的收益,另外還有一些可供出售的資產。

現在整個市場都在議論紛紛!它必須做點事情。
 
我們可以通過旺旺(151),這個出產奶製品、小食等產品的巨人,看出通脹帶來的影響。在銷售額上升31%的同時,毛利率下降了2%。稅率為19%,去年則為14%,不算過分。
 
旺旺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很好,令每股獲利從2.37美仙升至2.71美仙,股息則從每股2.1仙升至2.25仙。稅前每股利潤增加23%才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而不是稅後每股利潤增加14%這一環,畢竟稅率也從13%大升至19%。

資產負債表上反映股東資本上升了1億美元,至8.96億美元,股本回報為43%。存貨和應付帳款為銷售額的20%,比2009年17%稍差,不過相對還是低。我分析過的其他公司在這方面的數據為50%。

淨現金從8,700萬美元跌至2.61億元,主要是因為添置了價值1.5億元的固定資產。3.8億元的現金流非常強勁,容許它在2011年再購入資產和派股息的情況底下,仍然能將淨現金提升到4億元。

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銷售額,我認為2011年其銷售額有望能增長25%至31%,而2011年作為商品價格的分水嶺,我將整體毛利率從38%調低至36%,如此一來營運收益則為10億美元,比先前的8.45億美元多。
 
假設分銷和行政成本從4.48億元上升至4.75億元,稅率從19%升至22%,那麼每股獲利則相當於3.4美仙,上升25%。每股股息則為獲利的80%,或2.7美仙。到2012年時,獲利率應該能恢復至40%至42%。

因此以港幣算,6.3元的股價大概是2011年每股獲利的24倍,回報率為3.3%,對於一家每年增長25%的公司而言不算貴。

港機工程(44)是其中一塊瑰寶,這家有著60年光煇歷史的公司一直不受人注意。我還記得當時我以20元購股,後來在100元的時候賣了,不過沒有回購,因為完全忘記了此股。

港機工程的光輝歲月似乎已經過去,因為未來幾年的經營狀況都比較艱難,而且資產負債表又顯示出10億元的固定資產購入支出。不過它幾乎沒有負債,而且持續地派息(2010年每股派息為2.1元),因此它還是家可靠、穩定的老公司。

而廈門太古飛機工程的投資也是好的舉動,不過該投資可能需要多年才能有明顯回報。港機工程比其他人都熟悉這個行業,因此我想利潤會來得更快。

太古持有港機工程的75%股權。如果國泰(293)和中航(753)真的合併的話,太古可以將港機工程賣給兩者的結合體,屆時將會獲得可觀收益。
 
最後,內地終於承認未來5年經濟增長會放緩至7%左右,另外將有4,500萬個新職位和消費者。我對此消息感到高興,因為未來都不需要無謂的緊縮政策了。
 
隨著中東局勢的進程,我們可以預期金屬、煤和油價會下跌。另外,人民幣兌美元也有望從6.57元升至6元,也就是說人民幣比港元值錢30%,這是個香港經濟上的羞恥。


Share this: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