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東尼分析

東尼日誌 - 電盈的遺言

2009.02.06


之前我一直都避免評論電盈(8),因為我真的不知道,面對不幸的小股東我還能說些甚麼。

當年香港電訊營運得有聲有色,是隻信譽超卓的大藍籌;可是投資者以此為理據買入後,後果真的不堪入目,我深表同情。在八十年代,怡和(Jardine Matheson)曾經嘗試收購香港電訊;後來怡和遇上財政危機,只好向英國的大東電報(Cable and Wireless)拱手相讓香港電訊的股權,種下了今天電盈事件的禍根。

當政府出售大東電報時,公司急不及待把香港電訊甩手,遇上李澤楷超卓的財技和投資者的幻想,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電盈,那時正是李嘉誠財團如日中天的時刻。當時華富財經已經舉腳反對這宗收購,還有不少知名的股評人同樣表態不支持。

當時很多人都懷疑,李澤楷是李嘉誠的一隻棋子,今天看事實並非如此。李嘉誠已經控制了不少主要的公用事業,也透過和黃(13)控制了電訊行業。可是,當年李澤楷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只好進行融資收購,而香港電訊也元氣大傷,被迫變賣家當來還債。

當時有人瘋狂炒作電盈的股票,我對這些人一點也不同情,因為他們的行為無異於賭徒。當電盈的股價下跌時,有段時間看來很便宜,但其實電盈的風險很明顯,入市的都是投機份子。

不過如果能在5元以下入貨的話(我也試過好幾次),那麼就會跑贏大市,在海嘯中電盈的股價尚算「硬淨」。4.5元的私有化作價是偏低,但能夠以溢價把電盈脫手,然後換馬至更好的股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作價肯定是偏低,李澤楷又在打小股東主意。

話說回來,小股東「憎人富貴」的心態也是要不得。如果李澤楷肯以溢價進行私有化,那麼對小股東是好事,已經值得慶祝了。至於當年他策動收購,過去的就由它過去了,你有本事像李澤楷一樣,那你一早發達了。

只有交易雙方都你情我願,才能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這也適用於一般股票:我賣股票時,有時也擔心接貨的買家。所以我在價好的時候就會賣,而不會追求最高的利潤,因為貪婪最終會把你的利潤吃光。

要是李澤楷和拍檔網通又在構思另一宗交易,那麼祝他們好運了。我也有一點電盈的股票,是兩年前買入的,早前也想過沽清。我很高興可以收回這點錢,好讓我作更佳的投資。



Share this:

TOP

東尼專欄 (9/2/2009)
黯淡的早晨

每個有經驗的投資者,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都會看看華爾街的表現,因為美股的升跌往往會主導港股的走勢。但這也不是必然的,因為香港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對香港的影響更甚於美國。

香港只是全球經濟中一片不起眼的彈丸之地。今天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紐約的股市對歐洲也有一定影響,皆因歐洲在我們的貿易中也擔當重要的角色。美國也會影響日本,而日本也是主要的貿易國之一。

要了解香港,就要了解世界的經濟架構。在十年內,中國一定會漸漸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主角,只不過很多外國人都認為美國仍然會主導世界一段時間。當然,除了少數冥頑不靈的人士,差不多全世界人都會認同,中國早晚會取代美國。金融業和貨幣市場是例外,我認為紐約和倫敦仍會擔當重要角色。

上星期美股高收,港股也應該會跟隨高開。但我認為有機會回軟,皆因當歐資盤入市沽貨進行套戥交易,這可能會拖低港股。

不過一天的升跌,又何足掛齒?用孖展來進行短線交易是高難度動作,還是交給專業投資者去做吧;一般的投資者應該看長線。不過,關於長線投資和短線交易的取捨,我也有點混淆了。最長線的投資是永久持有一隻股票,但這樣做又似乎有點過火。長線的好處,是今天的犯錯也會有機會變成明天的利潤。

我不反對永久持有一隻股票,但我就情願等這個週期完結後再出擊,因為今天仍然看不見股市有回升的跡象。

我建議投資者選股時,應該從估值開始 - 即使我在AIG上犯了大錯,我仍然相信基本分析。至於花旗本來就是投機味很濃的股票,因此輸錢也不足為奇;至於兩房本來屬於安全的股票,只不過管理層為求推高股價鋌而走險,結果卻是災難性的。

除了個別企業外,香港公司其實不太受次按影響;最慘的莫過於匯控(5),投資者正在熱切期待3月2日發佈的年度業績。有些銀行也曾經沾手次按,但罪不至死。

自從次按危機爆發以來,匯控的股價表現一直都很不濟。我是戴有色眼鏡看匯控,因為長久以來匯控都是我心目中最安全、最穩健的投資。匯控雖然跑得慢,但卻是永遠的贏家。

即使匯控公佈的業績很不濟,但投資者仍然可以預期,五年後的匯控會是甚麼景象。你要小心股價升得太高 - 看看一年前的中資股就是好例子,因為升得太高的股價必定會跌回地上。

我認為投資者應該重中線前景,而不是即日鮮的回報。紙上財富固然蒸發了不少,但這不是永久的損失。最好還是趁市升得太高之前,早早沽清持貨。

[ 本帖最後由 羊仔 於 2009-2-12 09:43 編輯 ]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富豪榜

2009.02.10

年屆八十高齡的何鴻燊,其身家在金融海嘯裏蒸發了八成,但仍然富甲天下。福布斯(Forbes)的財富排行榜,就顯示何鴻燊今天仍有超過10億身家。

何鴻燊常嘲笑排行榜並不準確,因為沒有計算很多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和物業的價值。我對福布斯排名的準確度也非常懷疑,因為排名的準則似乎有點隨意。

10億元看來真是低估了何鴻燊的身家。一般富豪其實不太想別人知道他的真正財富,最好就不要列名排行榜,因為樹大招風,公開身家代表會惹來政府和稅局的調查,到底巨額財富來自何方。

在香港地,擁有一百萬的財富其實很平常,擁有自已物業的人已經有一百萬。當然,很多人買了樓卻是未還清按揭的,而多數人都大概知道自己的財富多少。

但億萬富豪就不同了,財富每一秒鐘都在變化,即使是夜晚,海外資產的價值一樣在變,我很懷疑他們能否說出自己有多少錢,準確至10%也不一定可以。尤其是物業就更加難估值了,因為買家和賣家心目中的價格就大相徑庭。

何鴻燊很有錢,但應該不及李嘉誠。而李兆基也應該與何氏一樣有錢,但我沒有具體數字,所以不能說準。

福布斯排行榜沒包括債務。當然,富豪們是不會想別人知道他們身上有多少負債,而銀行也是不會公開客戶資料的。除了一些地產業務外,何鴻燊應該不會借錢做生意吧;他似乎也不會沾手股市、匯市,所以應該沒有買所謂的「累計股票期權」(accumulator),因而避過一劫。

李兆基卻截然不同,他會用盡槓桿借貸來買入剛上市的中資股,當然簡直是絕佳的賺錢機會。我相信四叔大力唱好股市是真心的。牛市時他重倉持股,可是到了熊市來臨時,卻又不能出售,所以應該損失慘重。

上述純綷臆測。當然,我不會懷疑四叔還債的能力,只不過我認為,財富排行榜絕對有誤導成份。

至於中信泰富(267)的榮智健,要是他十年前借錢來買入中信泰富的股票,而又沒有及時出售,那麼一定損失慘重,因為中信泰富因為澳元accumulator而蝕大錢。我不知道他是否仍在榜上,但可以肯定,他一定有不少非上市資產是福布斯所不知道的,而且他銀行戶口裏的現金、有沒有透支也是沒有人知道的。

我不知道長實(1)在1972年上市時,李嘉誠有沒有透支現金來增持長實的股權。那時股市跌得四腳朝天,油組打劫股市,香港的情況極度糟糕。當時李嘉誠可能是負資產,但這已經是陳年往事了。

過去10年來的財富轉移實在很厲害。要是你能把握一次投資機會,一擊即中,那麼一定會大有斬獲。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救巿方案

2009.02.12


股市對救市方案充耳不聞,道指在星期二大跌380點,跌幅達4.5%。

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Tim Geithner)被揭發個人稅務的問題,看來是被人「整蠱」居多,但這必定會令新政權的威信蒙上污點。他對金融危機的解釋,也似乎不盡人意,多數人都比之前更感困惑。

這對蓋特納其實不太公平。新總統就職才三個星期,要他交出一個全面的救市方案似乎要求太高了。話說回來,我覺得這位新任財政部長應該早早做些決定。

更何況,制訂救市方案時必須加入銀行家們的建議,皆因他們是行內人,對銀行業的運作瞭如指掌,因此他們的建議才是最有建設性的。當然我不排除有些銀行家是貪心兼不老實,但其實多數銀行家都是很有誠信的,而貪婪和野心之間,其實只有一線之差;想出人頭地兼股價上升,其實亦是人之常情。

推出方案之後又一改再改,這才是真正的問題,也就是前財長保爾森所犯的錯。現在推出的新方案,很大程度上是為保爾森「補鑊」。我認為,既然做了決定,就不要再左搖右擺。

新方案的重點,就是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裏拿走有毒資產,然後由一間「壞銀行」(bad bank)來找投資者收購。這樣做會衍生不少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為資產訂價,皆因所有銀行的股東都想自己的資產能以公平的代價出售。但這明顯是和平民百姓有利益衝突,而政府可不想惹怒人民。而除非很賺錢,否則投資者是不會願意冒險買入有毒資產。我就不會隨便沾手這類資產了。

這些資產的風險很高。看看今天瑞銀的業績就知道了,在第三季大副撥備後,資產仍然每個月都在蝕錢,蝕了幾十億。

對於普通人來說,救市方案的代價才是最重點,突然多了10億,難怪國會議員不願支持。10億是多少錢?大概多得很,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吧。

很多議員都像我一樣,相信時間才是最好的治療,沒有消費者需求,人為刺激的作用有限。這正正是美國今天最需要、最需要的東西,不知單憑奧巴馬的魅力,能否扭轉形勢?

我很懷疑把息口減至近乎零有何作用。銀行不願借錢出去,不是因為息口太低,而是因為怕收不回貸款。息口近乎零,會令聯儲局又失去一件調控經濟的武器。

現時股市淡靜,有反彈時馬上又被打壓下去,我不會改變「甚麼也不做」的策略。這不代表我懶,做得太多反而有害。

我很喜歡宏利(945),考慮會「溝淡」。但我預期宏利的純利會大副減少,所以還是等待業績出爐再說吧。我會密切留意這隻股票,有機會的話我會毫不猶疑地入市。


Share this:

TOP

今日好快有得睇la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黑色星期五

2009.02.13


 
今天是黑色星期五,港股的表現會怎樣?我不是迷信,但也不會故意冒險入市。雖然我會避免在梯子下走過,但只因害怕上面會有油漆掉下來而已。買樓時我會故意挑選一些風水差的物業,因為樓價比較便宜;有些人會因為風水理由而裝修寫字樓,我認為是荒謬之舉。又由於二月只有廿八日,所以到了三月會再有所謂的「黑色星期五」,我相信才怪!

風水從來都不會影響股市。今天的股市裏,凡是短線炒賣都是危險的,想入市「博一博」的人應該砍手指。

現在確確實實是熊市,所有行業、所有公司都被懲罰,只不過是程度各異罷了。從一開始到今天,我都沒有後悔以全副武裝重倉入市。我肯定股市需要一次大調整,因此手上保留足夠的現金以供入市。直到現在,我手上仍有現金。

我不知道牛市何時重臨,熊市的途中我就曾經誤以為已經見底。到了現在,我仍較傾向覺得去年10月27日的10,700點是谷底,當時的極度恐慌應該一去不返。不過,現時的股價雖然便宜,但我仍建議散戶應該小心入市。

近來我已經暫停入市,即使股市再跌我也不會覺得有問題,而回升的話,那麼我就會有錢賺。我手上持有不少港股,分散程度相當高,很多都是《壹週刊》組合的持股。我也持有很多中資股,當中有不少都有不錯的斬獲;而其他港股也為我帶來不錯的股息收入。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分析員唱淡匯控(5)感到困擾不堪。以我多年的經驗,我判斷這些分析並不值得跟隨。部份分析員固然有些不錯的評論,但多數都目光短淺。在2007年牛市裏最樂觀的分析員,今天成為最悲觀的一群。

對於匯控削減派息,我已經早有心理準備。1月19日匯控發表聲明澄明集資的謠言,我覺得匯控講得太少了,純綷提及匯控對未來的盼望。匯控只說「不能預計將來有沒有集資的需要」,而且聲稱「匯控是全球資本最充裕的銀行之一」,聽起來甚至連供股也不用。如果不會集資的話,那麼這篇聲明的用意何在?

我手上已經持有不少匯控,不想再增持匯控。現在我可以做的,是靜心欣賞匯控如何克服難關。

宏利(945)也一樣,我已經持有不少。我預計宏利會交出惡劣的業績,但由於前景依然秀麗,我不會沽出。到了市況好轉的時候,我相信宏利會獲配15倍的市盈率。但今年的業績,會受到兩方面的負面因素影響,一是銷售額下跌,而是巨額撥備。如果撇除這些負面因素,我認為宏利正常的純利大概是350億元,15倍市盈率就是市值5,200億,平均每股350元,而今天的股價只有130元!我不會急於入市,但等到負面消息被市場消化後,鑽石組合又會再考慮增持宏利。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中鋁與力拓

2009.02.16

 
我是個懶蟲,要我每天跟進在香港上市的1,000隻股票,根本沒有可能。有一隻股票我卻經常留意:中鋁(2600)。自從我三、四年前開始買入中鋁後,我就一直都留意有關這間公司的消息。

這隻股票相當波動,2004的中鋁是4元,我的買入成本只是5元左右,到了2007年10月曾升至26元;後來卻一跌不可收拾至2元,直到上星期五才回升至4.32元。

在中國的鋁材市場,中鋁的佔有率高達50%,其餘50%由其他小公司瓜分。鋁金屬是從氧化鋁礦石提煉的,這種礦石並不容易找到,要提煉就更困難了。鋁金屬和氧化鋁的價格都極之波動,這直接令中鋁的股價也變得非常飄忽。對投機客而言,這簡直是投機福地。

中鋁大股東是中鋁集團,持股量達到四成。而母公司除了控股之外,還有其他業務,但有很多生意都會流入上市的中鋁手中。換句話說,中鋁集團是一間控股公司,而中鋁則是營運公司。

準備收購澳洲礦業巨擘力拓(Rio Tinto)的,是中鋁集團而不是中鋁。交易的細節在此略去,但重點就是中鋁集團會與力拓的氧化鋁部門組成合資公司,而且會購入力拓的18%股權。

這單交易本來有不少政治考量,不過中國對鋁材的需求真的十分龐大。為求紓緩緊張的需求,中國有需要保障未來氧化鋁的供應量,而澳洲是全世界產鋁最多的國家。一切因此而變得簡單。

現在力拓一度忙於擊退必和必拓(BHP)的敵意收購,而中鋁卻以白武士的姿態收購了力拓的9%股權,收購戰才因此而平息。現在兩間澳洲礦業巨擘不能再控制氧化鋁的價格了,也就保障了中鋁的利益。

有些澳洲人的民族意識很強,他們很怕中國人會把澳洲最大的企業收歸旗下 - 一如當年中海油(883)嘗試收購美國的Unocal,結果是失敗收場。有幸今天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和中國的關係不錯,希望今次收購可以成事。

收購對於中鋁的即時影響不大,但長遠而言可以保障原材料的供應。暫時中鋁的股價會由幾個星期後的業績來主宰,應該會從往年的120億元跌至60億,回到2004年至2005年的水平。這反映了中國經濟衰退,因為國內的房產和汽車市道疲弱,而成本上升更令情況雪上加霜。回復到2006、2007年的好景,需要一段時間,但今年的純利應該會穩定下來。

以現價計算,中鋁的市值只有600億元,而2008年的純利大概是60億,折算市盈率只有10倍,不算太過昂貴,因為中國的鋁材產業算是個高增長行業,將來鋁材市場一定會復甦。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對沖基金

2009.02.17

 
想不想把金錢投資於對沖基金?這又是否合適的買入時機?另一方面,是否真的願意將2%的管理費用及所賺到的五份之一向基金經理繳付?但虧損時卻不獲給予五份之一的回贈?

假如有把握在未來5年取得每年平均15%的投資回報,那麼便可從對沖基金獲得10%的淨回報,何不一試?這是一般對沖基金所標榜的回報,儘管會有少數基金可能宣稱取得更高的回報。

我的《壹週刊》投資組合於1999年展開,那是十年前的事了,起始資本為100萬元,現時市值約為400萬元,所以累計升幅平均為每年15%,期間並沒有採取積極的管理行動,而該組合是免費給予讀者參考的,任何人都可以跟隨買入,不費一分一毫。所以按此基準,我認為僅僅取得10%的淨回報實非物有所值。

不過,假如對沖基金能夠在5年內取得每年平均30%或更高的回報的話,那麼便可帶來大概22%的淨回報,可算值得一試。但是,並非很多對沖基金能夠達到這項要求,亦難以相信如此的升值能夠長久維持。

當然,現時《壹週刊》組合的400萬元市值遠低於2007年的水平,那時約為900萬元,所以我會再三考慮,究竟組合能否回復過去較高的增長速度,而那就視乎對基金經理的信心了。至於本專欄的鑽石組合,直到目前為止的表現仍然不濟,在短短8個月內下跌了24%,但我有信心組合自100萬元起首,在未來5年內能夠累計取得每年15%的回報。

但盼望和承諾並沒有往績可以支持,而在今時今日的市況中,實在缺乏盼望,我也不覺得會有很多讀者跟隨這個組合。雖然我沒有充足的信心預期市況迅即回升,而且也暫停了股份的買賣,但我仍然相信鑽石組合能夠實現其承諾。

但這的確回答了下一個問題,即是現在是否買入對沖基金的好時機,我覺得還是靜觀其變。但對其他人來說,這要視乎其個別情況,看看那是否其大部份資金,須份外小心處理。而這也要看基金的中長線紀錄,因為只著眼於一至兩年實在太短。有些基金的策略是在牛市及熊市時都賺錢,雖然對此我有質疑,但如果它真能見效達5年,我也會願意等候。

我一向認為,假使組合承受較高風險,在牛市中便會升得很快,但遇上熊市亦會跌得很急。如可承擔多些風險,而大市上升的時候又比下跌的時間長,你便可在市況波動時獲利。不過,如果某人靠孖展謀取更大利潤,在最壞的市況和價格時,被迫要求增加抵押,便須被迫沽售了。

總之,我認為現在不是時候這樣做。即使價格便宜,但也沒有人可保證是準確的入市時機,結果可以是不堪設想的。

我以回答第三條問題作為專欄的開始,在環境嚴峻時,徵收那些費用或可接受,但我看這種情況很少。如果受到市場留意,那麼基金便會大受歡迎,出現大量新認購,使基金擴張令表現惡化,因為變得難以管理。

因此,對於首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即使當中有些符合我的條件,但我沒興趣承擔這種風險。因為我也知道風險愈大,波動愈大。當你完全滿足於10%的回報時,我不明白為何要千方百計賺到盡。話說回來,我跟後生一輩不同,他們還可在人生中賺回失去的東西。尤其在奧巴馬的刺激方案下,將來金錢的購買力會愈來愈低。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大海茫茫

2009-02-18
 

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刺激方案將要耗費大量金錢。由於現時美國人手頭上的資金也不是十分鬆動,所以將要創造金錢,或稱為印發鈔票。

這可算是無可避免的,假如資產價格上升,便需要動用更多金錢,面對更高通脹的危機,控制不善的話可能會對經濟有害,而我也懷疑能否控制得宜。

但假如連最強的美元也面對如此龐大的壓力,那麼其他的貨幣又怎能面對?一個明顯的方法就是讓其貨幣貶值,但假如各國都採取同一程度的貶值,那麼情況還是一樣,儘管金錢的價值將較便宜。

香港就好像茫茫大海裡的一條小木船,承受著來自美國號郵輪的波濤洶湧,無法控制;另外還有鄰近的中國號郵輪,情況又是否這樣?

中國號產生本身的波浪,但也不能抵擋更有經驗的美國號。中國號或可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向憑藉本身的引擎航行一段時間,但仍要倚賴更快速的美國號,才能小心面對風浪。

我常會猜想,香港這艘小木船能否脫離美國號的影響,流進中國號的波濤裡。儘管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我仍相信我們應該冒險一試。由於中國害怕資金流出海外,特別是美國,令貨幣和經濟體系不穩,所以不願意將貨幣自由兌換,但現在我相信,資金的流向會相反,亦即進入中國,而非離開中國。

害怕資金會大舉流出中國,現在似乎是過慮了。中國應增添國際野心,變得更為主導。假使中國目前讓貨幣自由兌換,可以攻破其操控貨幣的指控。因為在美國人眼中,自由市場凌駕一切。然而,人民幣自由兌換肯定適合香港。由於銀行比較國際化,此舉至少在目前,會容許和鼓勵香港作為主要兌換地點,處理國際貨幣與人民幣的買賣。

這亦有助香港擺脫美國,避免冗長的復甦之路,改為跟隨中國較快的發展潛力。中國在今次衰退中肯定會較快復元,但美國則會持續數年。香港可因而較快提供多些新職位,儘管這主要在於金融界別。

就算香港沒因這額外受惠,而香港還會損失職位一段時間,對今次金融危機,我仍不至太氣餒。香港許多家庭都有兩口子工作,造就了很多家庭傭工。除了極其貧困的家庭外,這應可讓不少家庭渡過今次挑戰,比受災最深的西方國家較好。

中國應能從環球蕭條中脫身,因為中國百姓會穩步追上西方水平,是好是壞則見仁見智。中國汽車人口勢將激增,從農村到城市的移民會驚人增加,當中有危亦有機。

東亞(23)公佈業績欠佳,由去年賺41億元到今年只賺3900萬元。為慶祝90週年,每十股會送一紅股。

港股跌入中國能否復甦成功的恐懼中,循環不息,又返回13,000點以下。如明天情況持續,我會吸納宏利(945)。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美國汽車業輪胎爆裂

2009.02.19

 
通用汽車行政總裁Rick Wagoner如何施行神蹟奇事去拯救公司,我會拭目以待。到了今天,他已經走到裁員的一步,炒掉47,000個工人,希望能以此來換取350億元的資金(之前他已經拿了150億)。

即使是美國這麼的大國,流失47,000個職位仍是非同小可,這相當於通用汽車五分之一的員工;要是通用汽車不幸清盤的話,那麼還需要裁員200,000人。奧巴馬曾經在競選時大聲說要創造就業,今天他就陷入兩難的局面了。要是他今天讓步的話,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可是如果不讓步的話,又會被人質疑他的誠信。

再增加350億美元令總數升至500億實在不是小數目。可是套用Rick Wagoner的話,美國的汽車市場衰退實在太深了,而且仍然未有止跌回升的跡象。到底津貼通用汽車,對美國人民是否真的最有利?對於工人來說這可能是命根,但股東自己會照顧自己的了,政府不用擔心。我還記得英國曾經有自己的汽車工業,但卻被外來的公司淘汰了- 包括通用和褔特。人們仍然會買車,只不過買的是外國牌子車。即使通用汽車真的要清盤,那麼日本車、中國車自然會來填補市場的空檔。

如果公司把汽車生產基地從底特律搬到小石城,那麼底特律一樣會有大量人口失業。管理層一定會在汽車銷量回升時大量聘用工人,只不過今天沒有人知道,衰退何時了結罷了。

我認為通用汽車的消息和失業率上升,比最新推出的救市方案更加令人擔心,可是大眾傳媒卻搞錯了重點。不過話說回來,報錯重點是傳媒的通病,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救市方案不會在一夜間發揮功效,股市反彈只不過是短暫反應而已。

這次反彈不會持久,之後很快就會被人遺忘,就像很多人都不曾留意到,今天的恆指已經是13,000點,比去年10月最低的10,600點反彈了20%,而且已經穩守了一段時間。

多數人都對恆指的前景感到悲觀,只有少數人對短期走勢感到樂觀。我認為這種心態會持續至15,000點。當然,今天我不會重倉入市,我的態度完全是中立。

不過,我仍然給鑽石組合買了400股宏利(945),價位是118元。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隻股票之一,但現在持倉已經達到組合的10%,而且我這個組合的投機成份,比《壹週刊》的組合略高。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減低我入市的平均成本。我不知道股市何時會回升,所以不會考慮使用孖展買賣。

現在美國獨大的情況令人尤其擔憂,因為美國的銀行體系已經崩潰。我希望新總統能令情況有所改善,不過無論如何,這將需要一段時間。 


Share this:

TOP

東尼- 天下第一倉---溝 貨 買 宏 利

 

2009.02.19

 

 

 我 們 組 合 持 有 三 千 股 宏 利 , 其 股 價 上 週 跌 至 一 百 二 十 元 以 下 , 總 市 值 只 剩 三 十 五 萬 元 。 但 在 ○ 七 年 股 市 暢 旺 之 際 , 其 價 值 逾 一 百 萬 元 , 是 現 在 的 三 倍 。 當 中 究 竟 發 生 何 事 ?


宏 利 上 週 公 布 全 年 業 績 , 第 四 季 的 虧 損 頗 為 嚴 重 , 蝕 十 八 億 七 千 萬 加 元 , 差 過 早 前 盈 警 所 估 計 的 十 五 億 加 元 。 皆 因 其 組 合 包 含 了 一 些 價 值 急 瀉 的 利 率 掉 期 產 品 , 導 致 虧 損 有 所 擴 大 。


宏 利 的 投 資 組 合 中 , 少 於 一 成 是 股 票 , 其 餘 九 成 是 債 券 , 不 過 債 券 也 受 大 市 拖 累 。 無 疑 大 家 很 想 知 道 跌 市 何 時 停 止 , 惟 沒 有 人 能 保 證 已 經 見 底 。 去 年 , 宏 利 的 投 資 組 合 有 近 一 成 半 是 股 票 , 但 加 拿 大 對 保 險 公 司 的 監 管 特 別 嚴 格 , 故 逼 令 要 減 持 。 不 過 這 些 投 資 的 相 關 保 單 有 排 才 到 期 , 宏 利 主 席 更 明 確 表 明 在 七 至 二 十 年 到 期 , 假 如 經 濟 在 這 段 期 間 復 甦 , 公 司 更 可 因 回 撥 而 獲 得 特 殊 盈 利 。

加 碼 買 一 千 股

投 資 者 應 該 因 宏 利 能 增 加 保 費 收 入 而 高 興 , 不 過 這 可 能 歸 功 於 加 元 兌 美 元 或 港 元 貶 值 所 至 。 但 無 論 如 何 , 這 仍 然 值 得 嘉 許 , 因 為 刻 下 正 值 是 保 險 業 的 寒 冬 , 畢 竟 大 部 分 人 都 不 知 該 如 何 投 資 , 寧 願 保 留 現 金 。


我 相 信 宏 利 最 差 的 時 間 已 過 去 , 來 年 業 績 沒 可 能 較 去 年 更 差 。 而 且 即 使 上 季 虧 損 , 該 公 司 照 樣 保 持 每 股 派 息 二 十 六 仙 加 幣 , 相 信 董 事 也 抱 相 同 看 法 。 假 若 宏 利 今 週 的 股 價 低 於 一 百 二 十 元 , 我 會 替 組 合 加 碼 買 一 千 股 。


沒 有 人 能 保 證 宏 利 的 投 資 組 合 明 年 必 然 升 值 , 又 或 許 事 與 願 違 , 其 日 後 業 績 須 作 出 更 多 的 撥 備 , 甚 至 保 費 收 益 也 不 進 則 退 。 我 只 是 憑 常 理 及 一 點 點 運 氣 , 來 維 持 我 對 這 公 司 的 信 念 。 當 然 , 它 的 財 政 狀 況 非 常 穩 健 。


假 如 一 個 人 對 市 況 太 過 悲 觀 , 便 像 霧 裡 看 花 , 錯 失 最 佳 的 入 市 機 會 。 當 身 邊 大 部 分 人 都 是 淡 友 的 時 候 , 我 傾 向 看 好 ; 相 反 , 當 全 部 人 看 好 時 , 我 會 變 得 看 淡 , 情 況 有 如 ○ 七 年 中 , 我 曾 警 告 投 資 者 中 資 股 的 價 格 偏 高 , 買 入 存 有 風 險 。 當 時 , 我 被 奚 落 , 指 我 危 言 聳 聽 , 因 為 我 唱 淡 大 受 歡 迎 的 中 資 銀 行 股 和 保 險 股 。

擔 心 中 資 保 險 股

本 欄 讀 者 應 該 記 憶 猶 新 , 當 我 認 為 中 資 銀 行 股 的 價 格 已 跌 過 龍 , 我 率 先 站 出 來 表 示 值 得 買 入 , 即 使 其 後 它 的 價 格 繼 續 下 跌 , 我 依 然 信 心 十 足 , 認 為 不 單 止 值 得 買 入 , 更 加 是 超 值 。 但 我 不 認 為 中 資 保 險 股 有 同 樣 的 投 資 價 值 , 故 還 是 靜 候 未 來 數 週 , 等 它 們 派 成 績 表 才 再 作 決 定 , 因 為 我 擔 心 其 業 績 教 人 失 望 。


投 資 者 可 以 把 股 票 分 類 , 歸 為 應 沽 還 是 應 買 ; 但 這 種 分 類 須 隨 著 股 價 及 公 司 盈 利 而 變 更 。 經 過 上 星 期 的 研 究 , 我 認 為 三 元 以 下 買 入 工 行 是 超 值 , 四 元 以 下 是 便 宜 ; 六 元 以 上 沽 出 是 合 理 , 八 元 以 上 則 是 好 價 , 值 得 慶 祝 。 不 過 , 我 仍 會 等 業 績 公 布 後 再 決 定 。
同 樣 地 , 我 認 為 一 百 一 十 元 以 下 的 宏 利 是 超 值 , 但 有 誰 知 道 是 否 最 低 價 ?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買甚麼中資股

2009.02.20

 
如果你同意中國是全球投資前景最好的國家,那麼就要看看,哪一個行業、哪一間公司的表現會最好。

這個問題,我不知想過多少回。今天我最喜歡的是銀行股,只要管理層肯繼續保守營運下去,那麼銀行業一定會茁壯成長。當然,長遠而言,增長一定會放緩,如果太過進取的話,更可能會重蹈英國和美國的覆轍。

我認為中國的增長會好像美國,那麼在美國哪一個行業才最值得投資。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會說「有益通用汽車的,就是有益美國」來抬舉通用汽車的地位,可是時至今日,買了通用股票的投資者都要見財化水了。

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香港電訊曾經是藍籌之王,股息有增無減,後來政府卻把公司拱手讓給財技專家,結果令無數人的身家化為烏有。我記得ICI曾經是英國的藍籌之王,可惜這間公司今天已經被Akzo Nobel吞併,今天再也沒有人提起ICI了。

我並沒有放棄銀行業,我是少數看見匯控(5)未來光輝前景的投資者,而六間中資銀行的前途同樣美好。可是這些銀行都是巨無霸,盈利增長變得極之困難,工行(1398)就是其中一例。

不過,這些股票都極之便宜,今天的買家一定會捕捉到未來的盈利增長。我肯定增長速度一定會令你刮目相看。

我不喜歡香港的公用股,因為這些公司受的政治壓力實在太厲害,議員動不動就為民請命,而政府也多番讓步。回想當年,電話公司和電力公司每年都增加派息,而中華煤氣(3)更加受惠於人口增長。

中電(2)要增長,就要靠海外投資,因為香港的電費已被凍結,而且人口增長也極為緩慢。而公共交通的公司也不斷受到政黨的壓力,至於電訊行業則如一盤散沙,同樣不值得投資。

國內的公用股情況不相伯仲,中央持有這些公司的控制權,結果人民福利凌駕於股東利益之上。由於燃油價格下跌,電力公司理應受惠,但這是否代表電力股是長線之選?電訊行業現在由一企獨大,中央現在正忙於使幾間企業平分市場。短期而言電訊股可能回報不錯,但長遠來說能否信賴?而公共交通股尚未有一間上市。

我認為地產股的前景不錯,問題是很多都太過依賴借貸,結果就出問題了;但當風暴過後,能夠倖存的,股價一定會回到較合理的水平。

至於其他工業股,在美國股市的歷史中也不乏成功例子。今天受到追捧的藍籌股,是Johnson & Johnson、Proctor & Gamble和可口可樂等公司,它們都經歷過時間的洗禮;至於通用電氣卻成為明日黃花。玖龍紙業(2689)的神話也曾令我著迷,但明顯地不能長久延續下去。過去汽車企業、電訊巨擘曾經獨當一面,今天卻已經無復當年勇。上一個世紀的鋼鐵大亨、柯達、施樂等明星股,全部都成為歷史。

如果你師承基本分析,長線投資一些中小型企業,而不是最後才接火棒的人,那麼你很大機會能夠成功,將來還有這樣的機會。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誰瘋了?

2009.02.23


不知道是我精神有問題,還是股市變天。要是這個世界不可能全部人都犯錯,那麼一定是我誤解了當今的局勢。我完全不能理解今天的時勢。

上個星期當宏利(945)還沒有公佈業績時,我在本欄大讚宏利,並且為鑽石組合增持此股;可是股市卻對宏利有截然相反的觀點。結果上星期五,宏利從120元跌至115元;而在美國交易時段更加從11.6美元(90港元)跌至10.5美元(82港元)。美國的宏利比香港股價有高達25%的折讓。

只要宏利不破產,宏利無論是短線還是長線,都是極佳的買入對象。不過,今時今日「破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而市場似乎認為發生的可能性並不低。

我以行動對宏利投下信心一票 - 與此同時,AIG給我的慘通經歷我仍然記憶猶新;我對自己的信心不復當年。即使是兩房這些半官方機構一樣被催毀,而花旗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銀行,市值一度高達3000億美元,今天的市價竟然跌至10美元左右。

對於雷曼和貝爾斯登的破產,我還覺得不足為奇,因為它們一向習慣於極高風險的投機。可是今天連美林也被美國銀行吞下,而美銀也一同受創。美銀的市值從最高峰的2750億美元跌至上星期五的200億。

這絕對是市場恐慌,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可幸這並不是絕症,相信耐性和時間能夠治療一切。

不幸的是,沒有人能夠當面一口否認所有謠言,也沒有人能夠預知風暴將會在何時了結。到了危機解除的時候,誰對誰錯再也無關緊了。

金融機構像骨牌般倒下,結果會是怎樣?我認為,大家可以和市場作對下賭注。如果金融體系真的完全崩潰,那麼金錢將有何用呢?倒不如今天「博一鋪」吧。

如果宏利真的倒下,下一張骨牌是誰?匯控(5)、高盛還是摩根史丹利?三者之中,我認為匯控最有本事捱過風暴。

幸好匯控會在一個星期之後公佈業績。如果銀行把資產套現成現金- 甚至是黃金 - 的話,悲觀者簡真是無話可說了。

我對宏利仍然有信心,不過紐約的股價已經比香港有25%的折讓。要是這差價持續一段時間,又是套戥交易員出場的時候了。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誤解產生的問題

2009.02.24


固執沒有為我帶來甚麼好處,至少在現今的市場中可見,因我沒有改變自己過往的想法,趁股價還是遠遠較高時沽出持股。然而,這又是否我沒有沽出兩隻愛股- 匯控(5)和宏利(945) - 的唯一理由呢?

這並非唯一真實的原因,因我對傳聞往往充耳不聞,而我實在找不到好理由去解釋它們的處境。兩者的股價高企時我也沒有衝動要沽出,因我認為它們的盈利表現和股息都是極佳,儘管當宏利升破350元時我曾覺得有點過高。我仍預期,宏利最終可以排除萬難,在倒退後繼續向前,錄得每年10%至15%的盈利增長。

我對匯控亦有類似的想法,即使在2007年10月股價處於150元的高位時,我也不覺得昂貴,13倍的市盈率和超過4%的股息率絕對合理。當然,與今時今日的股價相比實在是高得難以想像。然而,除了傳聞和市場的恐慌外,有甚麼跡象會令我失去信心呢?

其實我和很多財經評論員一樣,對於金融市場的下塌只是一知半解,即使到了現在我也不是比別人知道更多。譬如說,在美國的銀行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中,所謂的「有毒資產」究竟是甚麼?它們從何而來?經過重新包裝後誰又會願意購買?相信在建立這些資產時,銀行家會認為有利可圖,畢竟他們也不是愚不可及的人,尤其是較高級的管理層,那麼這種有毒效應又是何時產生的呢?

不錯。我看見樓價跌幅相當大,許多人不負責任地使用信用卡。銀行放貸政策太過寛鬆,會令很多銀行添上麻煩,引致壞帳上升。但我的經驗是,借款人要令銀行信服他有還款能力才能成事。即使出現亂子,情況也極其輕微。好吧,我的四項按揭均是匯豐做的,真的十分嚴謹。所以,匯豐肯定沒有在美國放鬆貸款政策。當地不少二線銀行給予樓價十足貸款,那是咎由自取。我也知道有輕率發卡的情況,不錯,連匯豐也有。我希望他們會得到教訓,然而,這些影響相對輕微。樓價上落從來都有,我們都見過這循環多次,時間終可克服一切。事情雖嚴重,但尚未致命。

這些按揭衍生的新病症,就是將它們包成一袋再分拆,使個別樓宇混淆起來。當這包裹中有部份出事,就沒人肯接手這爛攤子。但已有一段時間沒再製造這些包裹,以往所造下的包裹,其實現時至少有點利潤,業主最終總要負起責任。也許,這些欠債的有毒部份,就是銀行強制收來的物業。現時市況低迷,實在難以脫手。

1929年大蕭條,總統羅斯福成立房利美和房貸美兩家按揭公司,在經濟復甦中起了重要作用,但過去十年給美國政府搞砸了。現在看來,要解決樓市部份問題,它們又派用場了。樓房被稱為有毒資產,聽來刺耳,但稱之為樓房,哪管是賤價,又應總有買家。

技術詞彙實在把我們不少人嚇得要命,如債務抵押證券(CDO)這些術語,能以日常用語說出來,不會那麼可怕。如果它們是我所想的,是物業或分拆一籃子物業的保險風險,其實易懂,不致那樣駭人。

但今日的問題大半是由於公眾的恐慌,因為無人清楚知道究竟發生何事。假如大家都能明白處境如何,那麼對於某些政府也會是個祝福。


Share this:

TOP

東尼日誌 - 前景未明

2009.02.25

 
獨自躲在漆黑一片的山洞中,還聽到不知名的淒厲叫聲,誰會不懼怕?這就好像美國現今的情況,無論是甚麼風聲,都會引起股市的恐慌  。

在過去兩週,市場承受著持續的沽壓,僅有兩天得以倖免,情況實在惡劣。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至7115點,是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假如指數繼續每天下跌250點,那麼大概一個月後便會煙消雲散,當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現時卻好像到了世界末日的情況一般。在我的一生中,並且想到各地股市的歷史,這從來沒有發生,即使是在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的統治下,或是香港於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所經歷的暴動,我記得也只是跌至接近雙位數字的水平。

當然,在下次沽壓減弱時,將會出現反彈,而沽空者亦要紛紛趕緊補倉。不過,無論結果怎樣,市況將會更為波動,因為美國經濟的情況仍然令人非常存疑。

但令我感到遺憾的是,全球其他地方沒有任何股市能夠不受美國影響,包括中國和香港在內。不過,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維持一個較強的市場,而通常當主要市場搖晃不定時,其他較緊密的市場亦會放緩下來。

香港已從去年10月低位回升20%,但美國仍然正在尋底,極度悲觀的人士稱,這是在挖掘墳墓。也許我較樂觀,但依我現時預計應不會再跌穿之前的低位,因為香港市場似乎未致那樣脆弱,但我對製造商和出口商卻有點擔心。

今天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會發表預算案。他既要提出警告,使政客別為其所屬組別要求派糖,自己亦不可透露對香港現況的意見。美國市場正在崩潰,實在不容樂觀。

但是他不能加稅,失業率上升,出口下跌,物業銷售的收入料會大幅下降。人們預期,預算案不會有甚麼新意,最不受歡迎的銷售稅會暫時擱置。財爺應不會燃起火頭。

對香港市場影響最大的是美市,美國跌市相信在下週前將有顯著反彈,走回正軌的機會較大。而且,週一還有匯豐(5)公佈業績。這將為投資者帶來驚喜,但貧苦大眾來年則相當難過,因為前景未明,好壞未知,一切充滿疑問。

宏利(945)雖然維持季度派息,安撫投資者其業務穩健,卻對股價無補於事。自2月9日的兩星期下來,其股價已直插30%,而且似乎仍然無助。所以,即使匯豐維持派息,甚至稍為調高股息率,人們也不能對股價放心。就算主席交出的業績較為樂觀,亦未必可安撫不悅的股東,而他真能這樣做的機會其實不大。

現時的局勢,我也不能怎樣安慰大家。但當包括我自己的所有投資者都心灰意冷時,市場便會有所上升,讓人稍為安心。短期而言,也許還有盼望。長線來說,即使仍有陰霾,我仍然信心十足。



Share this:

TOP

發新話題